7月1日晚間,阿里健康發布截至2015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公告,歸屬于本公司擁有人的年度虧損額為1.01億港元(約合8000萬人民幣),較上一財年虧損額增加159%。不過,阿里健康否認了放棄在醫藥電商和處方社會化流轉方面嘗試的傳聞。 “由于此前阿里健康已發布盈利預警,且互聯網醫療目前普遍處于布局階段,所以此次市場對阿里健康公布的業績公告關注重點并不在虧損額,而在于阿里健康未來將采取何種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阿里健康稱,通過整合阿里集團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他們正優化在醫、藥等各領域的合作模式。 公告披露,阿里健康未來的業務方向是繼續推廣實施藥品電子監管網及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服務,同時將致力于建設連接中國醫藥健康行業參與者的服務網絡,“整合線下與線上交易平臺以供更多數目及類別的藥品及其他醫藥保健產品使用”,并持續擴展平臺服務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4月15日,阿里巴巴宣布把天貓在線醫藥業務注入阿里健康,阿里健康將成為阿里巴巴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從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總商品交易額達到了47.4億元人民幣。按照2014年全國醫藥電商零售市場總銷售額來推算,天貓醫藥館將占全部在線藥品銷售第三方平臺80%以上的份額。 據阿里健康相關人士介紹,阿里健康準備深耕醫藥電商市場,原藥品O2O團隊和天貓醫藥館團隊已聯手組建一個秘密項目組,計劃盡快推出一款專注于醫藥電商的APP,為消費者提供B2C+O2O的一站式購藥服務。這款即將推出的App在功能設置上,除了用戶已經通過手淘、天貓客戶端能夠體驗到的在線搜索下單外,還增設了藥品智能導購、物流配送選擇、用藥安全提示、藥品掃碼等功能模塊。雖然阿里健康內部人士沒有提及更多的細節,但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已經基本覆蓋了用戶在購藥過程中需要經歷的整套服務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