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調查局:重金屬污染防治成耕地保護重點
|
《全國土地質量地質調查報告》發布
|
|
2015-06-25
作者:記者 高偉/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日發布《全國土地質量地質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完成地質調查面積22.6億畝,其中調查耕地13.86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69%,對我國土地質量特別是耕地質量的國情形成了基本判斷。 報告指出,調查范圍內的土地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在已完成調查的地區中,無污染土地占調查面積的87.7%。 調查中發現了土地利用尤其是耕地方面的一些問題。例如,受氣候變化、地下水開采、水土流失等因素影響,北方土壤堿化趨勢明顯;受酸雨沉降、化肥施用等因素影響,南方土壤酸化趨勢明顯;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耕地重金屬超標的輕微污染現象有所增加。 報告建議,針對我國耕地特點和復雜成因,應加強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充分研究不同地區土壤不達標的原因,了解土壤狀況和生物活性,評價不同情況下的生態風險,實行分區、分類、分級管理。二是根據土壤來源與成因的不同,要有針對性地實行源頭控制,選擇不同情況下的修復路徑。三是要加大加快調查精度,對已產生污染的土壤,要精確圈定污染的確切范圍,使得污染修復工作有的放矢。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鐘自然表示,未來還需要持續深入開展土地質量地質調查,構建土地質量地質監測網絡和預警體系。此外,將定期發布全國和地方的土地質量地質調查成果信息,形成面向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不同服務對象的產品服務體系。 中國地質調查局表示,下一步將擴大調查內容,加快推進土地質量地質調查,計劃于2020年全面完成我國農業主產區和重要經濟區土地質量地質調查,實時掌握全國土地質量狀況。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