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定》明確,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發布《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明確,規定未經用戶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都屬違規。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常用短信營銷的行業,房產、理財、零售等將因此受到沖擊。
《規定》明確,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
該規定的出臺得到了大多數手機用戶的拍手叫好。一直以來,垃圾短信都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戶不勝其煩。
據"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2014年上半年受訪用戶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條,環比上升1.2條。
而據騰訊數據顯示,2014年8月,騰訊手機管家用戶舉報垃圾短信達到5373萬。垃圾短信各類型比例中,廣告類垃圾短信居首,達到83%,緊跟其后的是詐騙類垃圾短信,達到11%。在詐騙短信中,熱門節目中獎類短信排名第一,達到所有詐騙短信的19.23%。其次是冒充房東詐騙與賭博詐騙,分別占詐騙短信總數的13.5%與11.56%。
工信部此次除了明確違規短信的范疇外,它還進一步暢通了用戶維權的渠道,明確了如何舉報、向誰舉報及觸犯規定后所受處罰。
根據《規定》,用戶認為其受到商業性短信息侵擾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性內容的短信息的,可以向短信息服務提供者投訴或者向舉報中心舉報。
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將出臺的嚴格新規對打擊垃圾短信有積極作用。有了明確的罰則,對不法分子就是震懾。不過,打擊垃圾短信僅依靠一份文件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根治垃圾短信仍將是持久戰。
《規定》要求,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發現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發送商業性短信息的,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暫停或者停止為其提供相關的電信資源,并保存有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