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16日,2015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就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實剛剛印發的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具體要求,安排了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受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和國內“三期疊加”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當前的困難和挑戰比去年更大,任務比去年更艱巨,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必須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緊迫感,穩增長、調結構要充分利用和依靠改革,深化改革也必須切實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來進行。
會議要求,今年,既要抓好去年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落地實施,又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新的形勢,推出一批新的改革舉措。
一是圍繞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深化簡政放權、投融資、價格等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再下放一批投資審批權限,再減少一批審批環節。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要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研究出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圍繞解決“誰來投”、“怎么投”問題創新投融資機制,推進投資領域法制化建設。進一步加大價格改革力度,穩步分批放開競爭性商品和服務價格,加快完善價格監管制度,推進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改革,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
二是圍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深化國企國資、重點行業、非公經濟等改革。要按照中央部署,突出問題導向,分類推進國企改革,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和力度,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出臺電力體制改革相關配套文件,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氣等改革方案。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特別是法人財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引導更多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建設。
三是圍繞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繼續落實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加快營改增、資源稅等稅制改革,研究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健全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四是圍繞優化經濟結構,深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科技、生態文明等改革。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為著力點,建立健全城鎮化體制機制,深入推進戶籍制度、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改革。分類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試點,創新農村金融體系和服務,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落實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方式改革,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在部分地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以體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貫徹落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開展生態文明制度相關改革試點,扎實推進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國有林場林區改革。
五是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對外開放。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深化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備案制度改革。深化境外投資管理體制等改革,加快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體制機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今年必須開好局、起好步。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推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六是圍繞;、兜底線,深化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體制改革。把改善民生與增強經濟動力、社會活力結合起來,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把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打造成穩增長的新引擎,促進社會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