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5月以來的巨幅震蕩之后,A股迎來央行再度降息的消息。11日滬深股指高開高走,雙雙以3%以上的漲幅報收。 專家認為,流動性逐步寬松是股市走“牛”的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伴隨股指攀上七年高位,以“高杠桿”為特征的本輪牛市正面臨著諸多的考驗。 5月10日晚間,央行宣布自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至1.5倍。 11日當天A股高開高走,上證綜指重返4300點上方,以4333.58點報收,與深證成指同步出現3%以上的漲幅。創業板指數則大漲逾5.8%,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兩市成交大幅回升,總量突破1.4萬億元。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一方面,降息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房地產、汽車、基建、一般工業等利率敏感型行業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降息降低了股票的要求回報率,從而有利股價提升。 回顧A股本輪行情,其發力時點恰是去年11月下旬央行時隔兩年半之后的首度降息。不過一些機構表示,伴隨流動性寬松持續,政策的短期利好效應正在逐步遞減。 短短半年時間里,央行三度降息,兩度降準。管理層助力實體經濟企穩成為主要動因。 在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看來,多次降息雖然令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行,但實體經濟“融資貴”的瓶頸并未能獲得有效紓解。加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過強、企業存量債務風險加大等因素,央行再度選擇降息這一傳統工具成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A股從牛熊轉換到迎來“快牛”,流動性逐步寬松成為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 管清友則表示,在去產能大周期下,無風險利率下降和信托、理財等債權類產品風險溢價上升并存,居民資產重配股票的趨勢依舊。而在積極支撐經濟上行的因素出現之前,市場對于流動性寬松的預期也不會改變。 進入5月以來,持續走牛的A股出現劇烈波動。5月5日至7日,短短3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重挫逾8%。兩市成交也萎縮至萬億元下方,市場熱情一度顯著降溫。 這無疑是一個信號,以“高杠桿”為特征的本輪牛市正面臨著諸多的考驗。 在一系列經濟數據不理想的同時,主板上市公司一季度收入和盈利同比增速五年來雙雙首現負值。5月初A股一度陷入持續調整,恰與數十家券商陸續降低融資融券標的證券折算率密切相關。 自A股發力上漲以來,關于“泡沫”的質疑之聲一直不絕于耳。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多空雙方爭執不下,以及普通股民的進退兩難。 與其糾結于牛市還能走多久,不如換個角度看當下的A股。新股發行提速的同時,修法令注冊制愈行愈近。而作為首家觸發“重大違法退市”規則的上市公司,*ST博元將在幾天后黯然離場。這都意味著中國股市正在逐步完善自身的市場化供需調節機制。而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對于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化解實體經濟融資“瓶頸”、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化解債務風險,以及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格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