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乃育 繪 |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游戲已經成為不少人每天的“必修課”。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手機游戲用戶已達數億人級別。據投資銀行Digi-Capital近日發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游戲市場報告顯示,移動游戲的年增長率達到15%,據預測,收入規模將從今年的290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450億美元,成為全球收入最多的游戲板塊。在中國,2014年手游市場規模達275億元,在膨脹的市場數據刺激下,業內創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一時間行業內資本風起云涌,各類型的手機游戲層出不窮。
然而,伴隨手游市場的快速崛起,各種行業亂象亦隨之顯現。《經濟參考報》記者近來調查發現,由于行業缺乏有效監管,投訴渠道不暢,賠償標準不明,使得不少消費者在手游消費過程中遭遇侵權,且投訴無門。
“版權風波”致消費者充值“打水漂”
2014年8月,一款名為《全民魔獸》(又名《酋長薩爾》、《魔獸遠征》)的移動游戲由成都一家游戲公司推出,由于游戲內容、背景和風格酷似世界知名游戲公司暴雪旗下的魔獸系列,一經推出即廣受消費者青睞,在各大移動下載平臺上更是風靡一時。
記者了解到,這款游戲的收費系統采用的是VIP充值模式,即根據不同玩家充值的費用,可以在游戲世界中擁有不同于其他玩家的“特權”,充值的費用越高,所享受的“特權”也就越多。這也是目前手游圈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收費方式:一般玩家為了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往往會充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的金額,而更為熱衷的玩家,充值數千元乃至數萬元的,亦不在少數。
然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款游戲是典型的國產擦邊手游的范例:這款游戲在運營過程中幾乎所有要素都抄襲了國外的知名游戲《魔獸世界》,甚至復刻了該游戲的登錄界面和相應的美術素材。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全民魔獸》并非獨此一家,已有不少國內手機游戲正在這片灰色地帶中游走。
2015年1月5日,暴雪與網易公司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全民魔獸》提起侵權訴訟,要求法院判令侵權人停止著作權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立即停止發布、出版與傳播該游戲,并且賠償損失。3月9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頒布禁令,要求移動游戲《全民魔獸》立即停止發行和運營。
與此同時,擺在這款游戲數以萬計玩家面前的則是一個現實問題——已經充了值,投入其中的不菲虛擬財產該如何處置,損失由誰承擔。
有消費者發現,該款游戲在3月中旬陸續關閉了服務器,而玩家登錄游戲后看到的公告解釋則是“停服維護”,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補償措施。由此,有消費者開始組織維權,參與者都曾在這款游戲中投錢,但尷尬的是他們發現不知道該找誰才能把錢要回來。
對此,曾在國內某大型手機游戲企業擔任市場部負責人的于艷(化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的手機游戲有很多沒有購買版權,都是上場圈了消費者的錢后被版權方訴訟,然后再關閉游戲。對這些企業而言,牟利是快餐式的,反正錢都已經拿到手了,游戲關不關也就無所謂了。
付費陷阱叢生 用戶信息存被盜風險
家住北京的李先生是一位熱衷手機游戲的消費者,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在各類游戲中沒少消費,但遭遇的問題也不少。例如他在玩《植物大戰僵尸》和《仙劍奇俠傳3D手游》兩款游戲時都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一開始的游戲體驗很順暢,包括充值后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忽然有一天登錄后發現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很久的賬號沒了,被系統告知需要重新開始建立新的紀錄或游戲人物進行游戲,這就意味著之前的游戲時間和充值的錢隨之“不見了”。李先生針對這些問題,曾試著聯系過游戲客服,但是要么聯系不上,要么沒有下文。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手游行業中,還有不少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正在侵害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川一家手游企業的負責人張開(化名)告訴記者,手機游戲確實存在一些亂扣費、服務不到位的情況,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游戲企業和通信商做“暗扣”,即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游戲中設置付費陷阱,通過直接扣除用戶的移動/聯通/電信通信費用作為收入來源,這種情況最為惡劣;二是由于游戲發行平臺本身存在一些計費統計的盲區,在對接不同的游戲研發公司時,面對參差不齊的技術水平會導致用戶的付費得不到保證,存在部分充值不到賬等問題;三是在安卓手機出廠時和硬件廠商勾結,內置的一些流氓游戲軟件使得用戶的信息被竊取,導致用戶權益受損。
對于游戲企業和通信商設計“暗扣”算計消費者,張開表示,大部分的“暗扣”都藏在安卓小渠道和IOS越獄渠道的一些游戲里,讓人防不勝防,甚至沒注意到手機話費就被扣除了,這個時候消費者去找運營商基本上只有吃“閉門羹”,每年也有很多針對這種扣費的舉報,多數石沉大海,這是行業最大的毒瘤。
而針對因為技術水平導致玩家利益受損的現象,于艷說,游戲發行的時候會接入很多充值渠道,包括各大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但由于系統平臺不同,接入時往往會有各種問題導致充值錯誤,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此外,一些所謂的“預裝手機”在出廠時已經和游戲廠商協調好,面市時就已經裝好了一些游戲,這里面可能會存在一些竊取用戶信息的設計。
監管缺位 行業加速洗牌自愈
有關統計顯示,在手機游戲領域,通過中國移動付過費的用戶就超3000萬,而電信和聯通加起來這個數字也接近1000萬。通過微信付過費的手游用戶據估算至少也有幾百萬,此外,還有大量通過蘋果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付過費的用戶。由此,中國的手游累計付費用戶數保守估算也有5000萬至6000萬。
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手游消費過程中產生問題后,確實缺乏便捷的投訴渠道和可援引的法律條例。
張開直言,這個行業還是監管不夠,有關部門只是年終的時候罰罰款完事,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建立一條簡單快捷明確的投訴渠道,對賠償標準也應有一個清晰的法律規定。
行業缺乏標準和監管,也使得業內人士認為,當下手游市場的繁榮其實就是泡沫。
于艷告訴記者,手游的研發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很多企業都覺得這塊有利可圖,于是先研發游戲,后推出到市面上去找投資,發現找不到,只能以關閉收場,而這時候很多用戶已經在游戲中付費充值了。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手游市場正在洗牌。前兩年是一個新鮮事物,都覺得賺錢,人們就一窩蜂進來了,但現在市場正在逐步規范,不正當經營的企業慢慢退出市場,情況會好很多。”于艷說,小型企業問題通常會比較多,不少公司試水市場只是為了找投資和圈用戶錢,客服這塊都是運營人員兼著做。
“總而言之,這個行業有該有的活力,但資金熱錢進得太快,自然玩法就很多。”張開表示,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是為了圈錢,還有很多公司愿意做產品,中國的手游市場會趨向成熟,該淘汰的公司會逐步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