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股市走到4000點是有政策和改革預期所支持的,4000點是一個健康的點”,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劉紀鵬日前在參加央廣經濟之聲和央廣網財經聯合主辦的《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股市改革牛:怎么看與怎么辦”時就當前A股市場發表了上述觀點。
劉紀鵬表示,股市是奠定中國夢的第一塊基石。中國發展到今天,必須走向國際市場,今后大國之間的競爭必然會決戰于資本市場。中國想占領制高點,必須把握現代經濟,做強資本市場恰恰是把握國際戰略機遇的關鍵。因此,發展國際一流的金融大公司,培育一流的資本市場和尖端的證券、金融產品,是支持國際定價權的關鍵。
“我們今天制造業起不來、高科技還競爭不過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原因就在于我們有一個遠遠落后的資本市場”。劉紀鵬說,做強資本市場、實現中國夢,是中國登上國際舞臺的重中之重。
他認為,振興資本市場一舉三得。“振興資本市場,基本上是目前帶動經濟上升、擺脫下滑局面的性價比最高的戰略。”
首先,只要股價能夠回歸理性,就可以增加信譽,把資金引入到實體經濟去,無論是IPO還是定向增發,都會服務于實體經濟。其次,可以增加信心和消費,滬指點位從2200點到4400點,居民的資產性收入增長一倍,人們的幸福指數增長和帶動消費同時實現。“股民就是中國中產階級的代表。只有股市上漲,增加中產階級財富性收入的目標才能實現。”最后,增加百姓對新政的信任。
半年時間上證指數從2200點漲到4400點,許多人對此可能產生的泡沫表示了擔心。劉紀鵬認為,之所以會有這一輪行情,是因為政策開始進入寬松、再寬松時期。“政策牛還不夠,還要加上改革牛。注冊制推出、混合所有制變革,交易所與證監會分離、三板市場和私募大發展以及減少行政審批等,這些都是令投資者看好中國未來的舉措。可以說,現在是25年來央行與證監會配合的最佳時期,今天中國股市走到4000點是有政策和改革預期所支持的。”
不過,劉紀鵬也強調,發展資本市場的目的是讓市場變成慢牛、長牛、健康牛,在4000點之上穩住。要好好分析如何把瘋牛、短牛,變成健康牛、長牛,如何克服現在股市只能漲不能跌、哪怕小跌都不能承受的被動局面。
劉紀鵬提出了具體措施:融資融券必須要科學,避免股市下跌導致發生踩踏事件;還要加速推進注冊制改革,要快;在改革過程中增加供應量,也是完成慢牛的過程。此外,開展交易所之間的競爭也是重要的舉措,抓緊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特別是加快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治理結構,信息必須要對稱。
劉紀鵬認為,如果放長時間看、放到年內看,4000點以上是必須要守住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能漲到哪、會不會破歷史新高,需要看“改革牛、怎么辦”系統配套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