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將投資觸角由傳統的房地產、基建領域向節能環保相關產業延伸,推出了專注清潔能源、碳排放等細分領域的信托投資計劃。《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外貿信托近日首期出資3000萬元,參與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基金,以股權的形式投資節能環保企業。
諸多跡象表明,節能環保產業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的轉型突破點。
去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將投資觸角由傳統的房地產、基建領域向節能環保相關產業延伸,推出了專注清潔能源、碳排放等細分領域的信托投資計劃!蹲C券日報》記者獲悉,外貿信托近日首期出資3000萬元,參與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基金,以股權的形式投資節能環保企業。
政策扶持和資金注入,節能環保產業從未像當下一樣引起機構的共鳴,而環保產業底子薄弱的特點,又使大量資金徘徊不前。以外貿信托此筆投資為“鏡”,或可洞見機構對環保產業機遇和風險的考量。
“潛伏”大氣污染防治基金
《證券日報》近日獲悉,外貿信托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以增資入伙的方式參與了由上市公司國電清新與多家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基金——北京清新誠和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清新誠和”),基金規模為2.83億元。外貿信托是該基金成員中唯一一家金融機構。
外貿信托投資發展部副總經理黃健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外貿信托在2013年年底時便已成立專注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團隊,經過了一年多的項目考察和調研,目前選擇了清新誠和大氣基金作為在該領域的第一個投資項目。
外貿信托之所以在2013年成立專注于在當時算不上熱門的節能環保產業的團隊,黃健表示,一是公司管理層意識到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政策關注;二是環保產業與中化集團其他板塊的業務相關,有一定的協同效應;三是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講,外貿信托一直致力于為國家節能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外貿信托控股股東為中化集團,中化集團主業包含能源、農業、化工、地產、金融五個板塊。其中,石油與化工產業的發展無疑與環境保護有很深的契合度,這也使中化集團較為重視環保相關產業的發展。外貿信托從金融投資的領域切入環保,既可以利用集團的產業優勢,如果有所突破,亦可反哺集團內部環保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這并非信托公司切入環保產業的“獨家”思路。無論是與光伏產業合作成立集合信托投資分布式電站運維的信托公司,如英大信托、國聯信托等,還是擬成立產業基金投資節能環保的百瑞信托和華澳信托等,其股東中均能尋到與環保密切相關的能源產業背景,如英大信托隸屬國家電網,百瑞信托股東為中電投集團。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付巍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信托公司股東是能源相關產業的公司,借助股東方的運營經驗,則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更有可能起到減輕投融雙方信息不對稱和提前識別項目風險的作用!
信托投資環保產業也映照了當下信托公司轉型的現實思路:即逐漸擺脫“賺快錢”,對行業由“淺”入“深”的挖掘價值。北京一位信托公司中層對記者表示,無論是融資類的房地產信托還是基建信托,借鑒的是銀行貸款的模式。而今后想要賺錢,則要求信托公司必須對產業的研究“沉下去”,結合自身長項,挖掘潛在價值。
為何是清新誠和?
“環保產業前途光明,但是道路確實曲折”。黃健對本報記者表示,從2013年年底至今,其團隊考察了四五十個項目。但是截止到目前僅用自有資金投資了清新誠和一只PE基金項目。
其主要問題在于,環保產業目前普遍底子薄,企業散而小,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還有待提高等,這對剛剛進入環保產業時間不長的信托公司來講,投資項目的篩選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比如說,節能環保產業的參與者更多的是民營企業,很多公司管理有待規范;有些企業雖然在細分領域有一定名氣,但是財務指標上還有不確定性,如盈利性更多依賴政府補貼,自身造血能力尚未完全建立等等,從被調研企業的基本面來講,對接公司的風控標準還有差距。”黃健表示。
“從目前來看,參與清新誠和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方式。多方合作能夠使我們的觸角更廣,結合各家所長,也能減小錯誤發生的可能!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清新誠和全部投資于節能環保領域,并重點投資于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其中,投資于北京市相關項目不低于可投資規模的70%,投資于中早期的技術型和服務型企業的資金不低于基金可投資規模的60%。
鑒于北京市以及全國各地近年來頻發的霧霾,去年以來無論從國家還是北京市層面均對大氣污染防治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并加大資金投入,而這無疑是清新誠和能夠吸引到機構自有資金的重要因素。
根據國電清新的公告,清新誠和成立于今年1月19日,其LP除國電清新外,
還包括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背景的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背景的北京市工程咨詢公司。而合伙基金的GP,則由專注節能環保領域股權投資的北京清域誠和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
市場仍待培育
付巍偉對記者表示,環保產業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朝陽行業,是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和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據國家權威部門預計,環保產業未來的投資空間在數萬億元,蘊含著極大的投資機遇。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提前布局環保產業是信托業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的可貴嘗試。
信托公司以自有資金股權投資節能環保意義重大,但要真正在節能環保產業巨大的市場面前立足,核心仍是引導信托資金進入。
據記者了解,目前有幾家信托公司已開始研究以PE的方式實現信托資金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
黃健也表示,投資清新誠和,除了因為對合伙企業的管理人和其他投資人非常認可以外,更希望借基金撬動更多的投資機會,如利用信托可采用的多種金融工具,滿足被投資企業更多金融需求,與合伙企業出資機構探索更多的環保產業投資機會等。“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能夠過渡到通過信托的方式發行股權類產品。”
有信托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目前節能環保類的信托PE要大范圍開展,市場仍需培育:1.信托PE業務本身前景廣闊,但是相應的客戶群還需培養;2.節能環保產業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一般不會具有很強的盈利屬性,對投資人質素、投資理念要求較高;3.還需要信托公司將品牌和產品做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