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陸續(xù)有消費者向北京晨報反映,通過榮昌e袋洗送洗反將衣服洗壞。而e袋洗事后處理進度緩慢賠償難達成,也令消費者煩心。榮昌e袋洗方面就此回應,承認洗衣質量存在一定風險,客服也有滯后的漏洞,將協(xié)調方案解決。 3月21日,張女士通過榮昌e袋洗送洗了一件價值兩千多元的羽絨服。衣服第一次送回時,原本蓬松的羽絨服被洗成了薄薄的“外套”。“里面的鵝絨都抱成硬團,摸不到羽絨,只能捏到一個個硬疙瘩。”發(fā)現(xiàn)問題后,張女士聯(lián)系e袋洗員工上門將羽絨服取走返洗,但衣服送回后,只是疙瘩沒有了,依舊很薄無法穿。 更令她心煩的是維權的艱辛。“客服往往一問三不知,只能記錄,追蹤流程太長,一些消費者可能會因為沒精力跟他們打‘持久戰(zhàn)’,而放棄維權。相比之下,樓下的洗衣小店再不專業(yè),起碼也能上門討個說法,但e袋洗實體店都不知在哪兒。” 葉女士的經歷更加離譜。原本衣領臟了,她將價值700多元、只穿過一次的風衣送去榮昌e袋洗,第一次送回時衣服多了大片油漬。沒想到投訴了倆月,前后返工五次,“心頭好”的風衣仍沒洗回原樣。“前三次都被原樣送回。第四次油漬終于洗下去了,衣服內襯卻被洗爛了。第五次送回來的衣服說補也沒補。”對于前三次衣服原樣送回,葉女士堅持要討個說法,“他們把責任推到物流身上,說是物流人員以為衣服處理完就打包送回去了。”最終,e袋洗賠償了100元。 榮昌e袋洗客服部王姓負責人表示,“就洗衣質量問題,洗染行業(yè)會有洗壞的概率。消費者若對洗后效果不滿意,正常流程下我們會派物流人員取衣返洗,重新加工。如鑒定確實洗壞,理賠部會有專人回復,具體賠償標準按洗染協(xié)會明文規(guī)定賠償。”她表示,e袋洗公司發(fā)展較快,客服也存在滯后,“我們承認之前沒有真正做到72小時給消費者答復的情況,正在協(xié)調方案加快處理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