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知要求,要高度重視風電市場消納和有效利用工作;認真做好風電建設的前期工作;統籌做好“三北”地區風電的就地利用和外送基地的規劃工作;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的開發建設;積極開拓適應風能資源特點的風電消納市場;加強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國家能源局4月7日發布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要高度重視風電市場消納和有效利用工作;認真做好風電建設的前期工作;統籌做好“三北”地區風電的就地利用和外送基地的規劃工作;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的開發建設;積極開拓適應風能資源特點的風電消納市場;加強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通知表示,“三北”地區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河北、吉林省要加快推進風電制氫的示范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4月1日,全球風能理事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發布的全球風電發展年報預測,未來五年內全球風電將繼續增長勢頭,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將再次達到50GW,到2018年將達到60GW。增長將繼續被中國引領,中國有望實現2020年200GW的目標。
方正證券表示,在融資成本下降、碳減排收益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等方面促進下,我國風電行業未來仍將維持穩定發展。A股上市公司中,金風科技、吉鑫科技、華儀電氣、東方電氣、中材科技、泰勝風能等行業龍頭值得關注。
以下為全文:
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中國神華、中國華潤、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核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公司、中國風能協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2014年,全國風電棄風限電問題進一步緩解,除新疆自治區外,其它地區棄風限電比例均有所下降。受當年風速偏小等因素的影響,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約180小時,但棄風限電問題仍是影響我國風電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此外,風電機組和風電場運行管理也面臨不少問題,特別是設備故障和風電場非計劃停運較為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為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好風電開發利用工作,現將2014年度各省(區、市)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予以公布,并就做好2015年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風電市場消納和有效利用工作。做好風電的市場消納和有效利用工作,是落實“十三五”規劃任務,完成15%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2015年,華北、東北和西北(簡稱“三北”)地區投產的風電規模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風電消納的形勢將非常嚴峻。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要高度重視風電有效利用工作,在深入分析本地區風電消納形勢的基礎上,大膽推動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優化本地電網調度運行,協調好風電與自備電廠、供熱機組之間的關系,明確不同電源之間的調度次序,結合電力體制改革,各派出機構在我局統一部署下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機制,深入挖掘系統調峰潛力,確保風電等清潔能源優先上網和全額收購。要結合資源條件、區域電網運行現狀對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提出考核性保障指標,切實構建起適應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的電力運行和調度體系。我局將依據各省(區、市)報送的風電并網運行指標對風電并網運行情況進行考核。
二、認真做好風電建設的前期工作。目前,風電項目核準權限已全部下放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前期工作是項目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編制年度計劃的基本依據。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規范風電項目建設前期工作的管理,引導開發企業扎實開展測風、資源評價等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及時落實項目建設選址、用地用海預審等項目核準條件,避免因風能資源評價不充分或土地、選址等建設條件不落實導致項目無法實施。要加強風電項目并網的銜接,明確風電項目接入電網的條件和要求,督促電網企業積極開展已列入年度核準計劃或國家重點規劃的跨省跨區風電基地項目的接入系統設計和建設工作,確保配套電網設施與風電項目同步建成投產,避免因電力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導致的棄風限電。各風電開發企業要加強風能資源測評、地質勘查、微觀選址、設備選型和接入系統設計等工作,提高風電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質量。
三、統籌做好“三北”地區風電的就地利用和外送基地的規劃工作。“三北”地區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有效利用“三北”地區的風能資源是我國風電發展的重要任務。首先要多措并舉,加快風能資源的就地利用,同時也必須要注重風電基地建設,利用跨省或跨區輸電通道擴大風能資源的配置范圍,是我國促進風電規模化的重要措施。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山西、陜西等省(區)要根據輸電通道規劃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加快推進與本地區已規劃的跨區、跨省輸電通道配套的風電基地規劃工作,納入“十三五”時期“三北”地區風電發展規劃統籌考慮。要統籌考慮風電開發規模和電網消納能力,新建風電基地項目需落實電力消納市場。其中以新能源建設為主的風電基地,要根據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確定風電建設規模,確保最大限度的送出清潔能源電力。與煤電基地同步規劃建設的風電基地,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火電機組的調峰能力,在保證電網運行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清潔能源電量在外送電量中達到較高比例。電網企業和相關技術咨詢機構要結合已有的建設和運行經驗,進一步完善風電與火電協調運行跨區送電的技術方案和運行調度規則,確保基地項目建成后的順利運行。
四、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的開發建設。近年來,推動風電建設向消納能力強的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布局的工作已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接近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0%。但這些地區風電建設仍然滯后,必須要更加重視風電的開發建設工作,加快推進風電產業發展。首先要推動技術進步,支持設備企業研發適應中東部和南方地區資源特點的風電設備和運行管理技術。二是要督促開發企業更加重視前期工作,做好風能資源評價和土地利用的協調工作。三要積極完善風電開發建設的技術標準,更加重視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和環境保護等工作,避免風電開發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五、積極開拓適應風能資源特點的風電消納市場。為提高本地電網消納風電的能力,促進風電的就地利用,近年來,在吉林、內蒙古和河北等省(區)開展了風電清潔供暖等示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北”地區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要全面分析本地區風電并網運行現狀和供暖需求,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結合新城鎮建設和新城區開發規劃,因地制宜,大膽創新,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積極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著力解決周邊地區存量風電項目的消納需求。河北、吉林省要加快推進風電制氫的示范工作,進一步積累經驗。同時,要大膽推動技術革新,積極鼓勵企業開展其他促進風電就地利用的技術示范工作。
六、加強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隨著我國風電并網運行規模的迅速增加,必須要高度重視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風電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以及風電運行與電網的適應性。各設備制造企業要高度重視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各開發企業要加強項目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維護的技術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電建設和運行管理體系,提高風電場規劃、設計、運輸、施工安裝、檢修維護的專業化服務能力。要加強施工現場監理、機組運行調試、風電場并網檢測、項目竣工驗收等風電建設各環節的管理,加強技術和質量監督,實行重大項目建設后評估制度。相關技術機構要不斷完善風電場建設和運行標準,建立并完善風電產業運行和設備質量信息監測評價系統,對于重大事故和普遍性技術問題,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