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銀行業盈利駛入低速“換擋期”
      11家上市銀行超6000億元不良余額壓頂
      2015-04-03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1家銀行披露了2014年成績單。利潤增速放緩已成常態,有9家銀行利潤增速滑至個位數。機構預計,2014年上市銀行平均利潤增速為8%左右。與此同時,不良貸款風險進一步暴露,僅11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已達6312億元,且去年全年新增量為1740億元。
        面對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挑戰,銀行業借互聯網技術謀求轉型已成業內共識,包括搭建直銷銀行、整合電商平臺等。
        業內人士判斷,今年銀行業不良還會進一步暴露,但針對零售業務和消費金融方面的創新也將層出不窮,業務模式變革將進一步提速。

        9家銀行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

        根據上市銀行年報,從利潤收入來看,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在內,共有9家銀行凈利潤增速跌至個位數。具體而言,2014年,工行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同比下滑5.08個百分點;中行實現稅后利潤1771.98億元,同比增長8.22%,增速同比下滑4.13個百分點;農行凈利潤1795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同比下滑6.5個百分點;建行實現凈利潤2282.47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同比下滑5.02個百分點;交行實現凈利潤658.50億元,同比增長5.71%,增速同比下滑1.02個百分點。
        股份制銀行方面,中信銀行實現凈利潤406.92億元,增速僅3.87%,低于2013年的26%;招行凈利潤559.11億元,同比增長8.06%,這也是招行多年來凈利潤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光大銀行實現凈利潤288.83億元,同比增長8.12%,增速同比下滑5.06個百分點;民生銀行凈利潤445.46億元,同比增長5.36%,增速同比下滑7.19個百分點。另有2家銀行,浦發銀行實現凈利潤470.26億元,同比增長14 .92%,不過增速同比亦下降4.78個百分點;僅平安銀行實現凈利潤479.3億元,同比增長33%,且增速同比增長19.36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能在經濟環境的“逆境”中保持較高的利潤增速,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其規模擴張息息相關。該行2014年確定的七項重點業務中,就包括擴張機構數量。截至2014年底,平安銀行總資產已達2.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58%,并且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53萬億元、1.02萬億元,較年初增幅達25.98%、20.94%。
        銀行業利潤增速下滑已成常態,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商業銀行凈利潤1.5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而在此前的2008年至2013年間,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0.6%、14.57%、34.5%、36.3%、19%和14.5%。多家券商機構預計,A股上市銀行2014年整體凈利潤增速可能跌至8%左右,不良風險繼續暴露、撥備計提力度超預期等均成為拖累業績增長的主因。

        11家銀行不良貸款新增超1700億

        實際上,在過去的2014年中,銀行不良貸款增量繼續增加,不良貸款率也由此進一步攀升,大部分銀行2014年出現了不良“雙升”的局面。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9%。
        《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統計,五大行在2014年的不良貸款增量達1318億元,不良余額總量5061.58億元。其他6家股份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共達1251億元,2014年新增不良達422.19億元。具體而言,民生銀行不良余額211.34億元,新增77.3億元;光大銀行不良余額155.25億元,新增54.96億元;浦發銀行不良余額215.85億元,新增85.24億元;平安銀行不良余額105.01億元,新增23.96億元;中信銀行不良余額284.54億元,新增84.88億元;招行不良余額279.17,新增95.85億元。
        農行風險管理總監宋先平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后,對銀行的資產形成壓力。據觀察,全世界十大銀行2013年不良率在3%至4%,質量好的為2.8%,質量較差的為8.4%。“在中國新常態下,維持2%是很好的結果。相反,過去的1%顯得不太正常,不良率范圍在2%至3%是正常的。”宋先平稱。
        正因面對不良風險,銀行加大了對存量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僅五大行2014年就核銷了不良貸款1298億元。還有部分銀行提高了不良撥備計提水平,招行資產減值損失準備由2013年末的102.18億元增至2014年末的316.81億元,同比增長210.05%;光大銀行的計提也增長了120.35%;平安銀行計提由2013年末的68.90億元增長至150.11億元,增幅117.87%;浦發銀行計提增幅85.05%。
        浦發銀行高管認為,銀行在資產質量上還會有比較大的壓力,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現有風險;其二是伴隨金融改革,利率市場化等帶來的新變化。“銀行資產質量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大,銀行最大宗的客戶來自于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經濟下行也造成了銀行資產質量的下行。”浦發銀行董秘穆矢就指出,銀行走勢會滯后于經濟趨勢三個季度至一年,因此未來銀行將繼續在資產質量上承受較大壓力。

        借互聯網手段應對利率市場化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過去傳統行業基于產能過剩而風險上升,銀行信貸投放有所壓縮,這時銀行需要尋找一些周期性風險不大的行業來投放信貸,小額、分散或許是一個趨勢,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針對戰略新興產業投放信貸來優化結構,零售業務和消費金融領域還有可挖掘的空間。
        中國銀行發布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中指出,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導致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預計將導致上市銀行全年凈利潤少增2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張興榮指出,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存款保險條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銀行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將促進銀行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對銀行宏觀研究、戰略管理、資產負債管理、風險成本管控、科技運營、國際化運作等各方面軟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化了對商業銀行的市場化約束。
        在轉型過程中,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已成銀行家們的共識,包括工行、招行、包商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等都已開啟互聯網模式的深度布局,如打破跨行金融交易瓶頸而開設網上直銷銀行,又或借鑒大數據思維搭建或整合電商平臺,引入B2C、B2B模式,甚至諸如工行還籌建有類似于微信、針對客戶之間的社交平臺系統。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銀行借互聯網的轉型意識順應時代,但內部資源整合和部門間的利益協調將是創新能否落地和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存款保險制度倒逼銀行業“硬約束”
      · 銀行業高管降薪進行時
      · 楊凱生: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水平比較良好
      · “借貸俱樂部”:傳統銀行業顛覆者
      · 尚福林:銀行業須轉變盈利模式
       
      頻道精選:
      · 【思想】存款保險制度為利率市場化清障 2013-06-14
      ·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開啟航空業低碳革命新時代 2015-04-03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