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于2015年3月21日-23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上,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表示,完全理解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亞洲地區有巨大的基礎設施融資需求,亞投行可以很好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需求,亞投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更多是合作和互補的關系,而不是競爭。另一方面,亞洲開發銀行也在進行改革,希望提高融資能力。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席先生,樓繼偉部長,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很高興能夠再次受邀參加這次論壇,非常富有盛名的論壇,我也很高興能夠跟樓部長一起,跟大家來討論。樓部長也是我共事很多年的同事和好朋友,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討論一下在新常態下我們公共財政體系的一個改革,今天我想主要討論如何向地方政府提供資源,來滿足不斷增長的一些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投資的需要。
在2014年11月份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應該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以平常心來看待經濟增速的放緩,新常態的主要特點包括經濟增長的放緩,轉向以創新驅動,以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這種發展模式,習主席還強調新常態將會給中國帶來一些新的發展機遇。我對于這個新常態下中國需要開展的一系列改革非常贊同,而且改革不僅僅是針對經濟增長的問題,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7.4%,雖然比過去低但是還是比較好的速度。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雖然增速有所放緩,我覺得我們應該更看重質量而非數量。同時經濟再平衡也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在對于投資和出口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消費服務也已經成為最大的經濟增長引擎。最近在全國人大上,批準了2015年的主要經濟發展目標,對新常態表示認可,然后把2015年GDP增長目標降到7%,但是中國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方面,與發達經濟體之間仍然有較大的差距,盡管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因此,新常態下的中國需要在經濟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水平。此外,中國還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這在三中全會的重大問題決定當中提出來了,包括完善勞動力市場和土地市場的職能,開放金融行業、轉變政府職能,以及使其側重公共產品的供給和外部性,強化社會弱勢群體的扶持機制,包括對農民的扶持,并深化公共財政改革,接下來我將重點闡述公共財政改革方面的議題。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元素,公共財政也需要適應新常態,因為它在中國未來發展融資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實際上全國人大近期對經濟和金融政策改革采取了新的政策方針,目的是為了支持經濟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