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珂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劉杰:互聯網醫療不是簡單的醫療流程再造
|
|
|
2015-03-20
作者:記者 曾亮亮/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互聯網醫療最大的優勢是幫助患者解決看病環節出現的問題,比如對疾病的問診、診斷等問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醫療流程再造。”銳珂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及全球新興業務發展副總裁劉杰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傳統就醫模式正面臨互聯網全面改造,國內很多互聯網企業著重改造診前、診中流程。 銳珂醫療的前身是伊士曼柯達公司醫療集團,是全球知名的醫療和牙科影像系統以及IT解決方案提供商。2007年被加拿大Onex公司收購,現在全球擁有1000多項醫療和牙科影像與信息技術專利,在醫療成像和信息技術方面始終處于多種技術進步的領先地位。 據悉,銳珂醫療2007年就在寧夏、陜西、河南基層醫療市場開始探索醫療信息化的路徑,試圖解決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等深層次問題。 劉杰說,2007年10月,銳珂投入1000萬元與衛生部、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攜手共同開展了寧夏農村醫療信息化試點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為寧夏4個試點工程實施數字化醫療解決方案,為當地患者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將當地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到醫療數字化階段。 銳珂寧夏遠程診斷系統方案是在寧夏的六家縣醫院、七家鄉鎮衛生院、四家村衛生室安裝上遠程診療系統客戶端,實際上每個醫院就是一個入口,當鄉(縣、村)醫院打開客戶端,系統就會自動連接事先預約好的遠程專家,專家就可以通過病人的電子病歷,通過視頻和音頻對病人進行診治。 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是以計算機數字成像(CR)、數字打印、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等數字化信息化農村三級衛生診斷和數據系統,以達到拍片數字化、數據信息化,并實現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會診、遠程醫學教育、電子化健康檔案等功能。這一切的診療服務可以通過銳珂上海總部的總服務器進行監控,并進行相關的記錄。每個醫院的客戶端與上海總部的云數據中心連接,患者在與專家遠程診斷的同時,也實現了個人的信息歸檔、共享等。云數據中心也可以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挖掘,并對信息進行發布。此外,通過總部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還可以進行監護系統的安全維護等工作。 “試點已經開展了近七年,2013年年底二期工程結束時,就已經實現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區196個鄉鎮衛生院、22個縣醫院以及兩個三甲醫院的遠程醫療網絡搭建工作。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確診的農民,診療費用節省了87.23%,全程診療時間節省了53.04%,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的看病負擔。”劉杰說。 寧夏醫科大學一項調研顯示,銳珂一體化醫療影像會診系統運行后,當地農村患者平均每次就診節省385.3元。以原州區為例,新農合覆蓋農村人口近40萬人,每天申請遠程會診四例,平均每人次就診節省385.3元,這樣算下來每年可節省農民赴外地看病費用73.5萬元。 劉杰說,對于醫療信息化的技術,銳珂有非常成熟的技術,但要解決這些技術如何在寧夏農村這樣的條件下保證診療系統的正常運轉。比如在鄉村的帶寬比較低的條件下,銳珂解決了在窄寬帶情況下,能夠快速傳輸影像,提高診療效率。 據悉,2006年前后,包括銳珂醫療在內有三家跨國醫療器械準備進入中國基層醫療市場,但因產品等方面的問題,最后只有銳珂醫療一家留下來了。當然,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拓醫療市場也給銳珂醫療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劉杰透露,2014年全國的裝機量中,縣級醫院市場占據了70%至80%的市場份額。銳珂醫療2014年大中華區實現銷售收入4.8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8.6%,為全球市場之最。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