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陳世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王翰林
攝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作為支撐城市發展的最基本要素條件,資源和環境逐漸成為制約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弘昌集團、河南龍潭信陽毛尖集團董事長陳世強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城鎮化率雖然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城鎮化是解決城鄉差距的根本途徑,也是最大的內需所在。要堅持以人為核心,以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為著力點,發揮好城鎮化對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在陳世強看來,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俺擎偦M程健康有序發展,將有利于釋放內需巨大潛力,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也將從中受益。”陳世強說。
不過,陳世強表示,目前城鎮化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如,新型城鎮建設規劃尚欠科學,缺乏個性和特色,出現規劃趨同性,綜合開發率低;支撐力量不強,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大型集約型企業群甚少,對引進企業缺乏長遠謀劃,城鎮發展后勁明顯不足;投入資金偏少,大部分城鎮財力相對薄弱,難以籌集資金用于新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要求;管理體制薄弱,新型城鎮綜合管理運行機制還不成熟和規范,大部分城鎮缺少現代文明氣息。
為此,陳世強建議:一、科學設計,高起點規劃城鎮化建設。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城鎮化建設的宏觀規劃與指導,從全局角度進行通盤考慮,堅持突出重點,打破均衡推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進,有選擇、有步驟地優先發展重點城鎮。
二、創新體制,增強城鎮化建設活力。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扶持投入力度,以充分體現中央財政對鄉鎮公共事業的支持和導向作用。借助外力驅動發展,本著“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來資金參與城鎮建設。
三、堅持“三個結合”,做大做強城鎮支撐產業。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城鎮化互促互動,一、二、三產業相融。要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現代會展、中介服務等服務業,提高城市對勞動力吸納消化能力。
四、嚴格規范,高效能管理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鎮的道路、排水、電力、通訊等配套要齊全,園林綠化、污水治理、垃圾整治要同步進行。加大城鎮環境治理力度,徹底轉變“重建輕管”的觀念,以創建衛生鎮、環境優美鎮為目標,大力整治環境“臟、亂、差”,著力加強對建筑、市政、綠化、環衛、市場監督、交通等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