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業內人士認為,實現這一目標仍具挑戰性,今年穩增長的貨幣政策大有可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今年財稅改革持續推進,地方項目資金來源面臨較大壓力,PPP推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今年既要確保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又有一部分新開工項目上馬,5000億元的地方赤字是否能夠填補缺口值得關注。要解決這一問題,應當高效率利用存量資金,用活用好3.6萬億元的財政存款。 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 沈建光認為,與7%左右的GDP增速相比,M2增長12%左右的目標并不低,意味著貨幣政策今年仍將是相對寬松的,全年3次降息、5次降準的可能性較大。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今年廣義貨幣M2增長12%的目標是穩健貨幣政策的體現。適度的M2增速體現了中央不采取貨幣擴張刺激經濟的思路,強調穩增長和調結構并重,不追求速度。此外,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的通縮風險在上升,既需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匯率,也需要通過定向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經濟薄弱領域的支持,促進穩增長和調結構雙重目標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