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今天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并。這意味著,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成為全球重要的移動出行平臺。雙方確定,在春節后的適當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
兩強聯合后的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將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兩位聯合CEO也特別感謝雙方股東都繼續支持新公司獨立自主的治理模式!皟蒁I”合并,意味著什么?首先,這意味著作為打車族的你,在不久的將來,清早出門或許不用再為是用嘀嘀打車還是用快的打車而選擇疑難。趙小姐就是這么一位覺得合并不錯的用戶:
趙小姐:現在我滴滴快的都會用,用滴滴打不上了,我就用快的,反正兩個都會用,或者我哪個券多,就用哪個,然后但是他倆合并之后,我的券也合并了,我也不用選了,反正我就這一個了,這對我來說我就方便很多了,我不用再換一個APP,然后再去找了。
這可能還意味著,打車軟件的燒錢大戰,從此成為歷史。為什么?因為根據易觀國際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快的打車、滴滴打車分別以56.5%、43.3%。如果合并,一個占據市場份額九成以上的巨無霸,即使還愿燒錢,可是恐怕已經無人來戰。而這在目前補貼的主要對象,出租車司機師傅看來,就有點喜憂參半了:
記者:合并之后沒有補貼了,你還用這個軟件么?
師傅:那沒有的話,你就用的很少了,那就沒大意義了呀。
記者:如果他倆要合并了,你覺得對你會不會有影響?
師傅:只能說,它如果說要合并的話,我們只能說再看看,再考慮考慮嘛。
記者:就這兩個軟件,它要合并了,這種補貼是不是就會沒有了?
師傅:它這個補貼遲早是沒的,你別擔心了。它今年的補貼跟去年已經差多了。如果他倆合并了,最起碼只要帶一個軟件了。
而這樣一家巨無霸打車軟件公司,也讓不少習慣了在家等司機的手機打車族有些擔心。都說店大欺客,回頭人倆兄弟握手言和了,消費者是不是就被吃定了呢?
消費者:如果是合并以后,他們如果正式形成那種壟斷,會不會那個服務包括這個優惠政策上邊方面有影響,畢竟是一家獨大以后,然后總是消費者是弱勢群體嘛。
但不管出租車司機怎么想,消費者有怎樣的擔心。強強聯手,結束燒錢,在互聯網行業觀察員魯振旺看來,是滴滴快的雙方,尤其是雙方的投資方樂于見到的:
魯振旺:老是掙的錢都給司機,其實司機是掙到錢了,但是它本身其實很難去發展。拉新用戶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基本上該裝的司機也都裝了,所以說現在這個階段,假如兩家合并的話,至少是在盈虧上可以有一個更長遠的規劃,可以減少惡意競爭的這種消耗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