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央行掀起新一輪寬松潮的背景下,美國可能成今年唯一加息的主要經濟體。各國競爭性貨幣貶值進一步推高了美元匯率,令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的持久力開始擔憂。可以說,美聯儲的加息之路似乎并不平坦。 近一個月來,多國央行采取降息等寬松措施,使得本國貨幣紛紛走低,加劇了美元獨強的格局,尤其是歐版量化寬松的出臺一度使得歐元對美元匯率創下逾10年新低。美元走強可能損害出口進而拖累經濟增長,同時壓低尚未達目標值2%的通脹水平。另外,美國金融資產吸引力提升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加大資產泡沫風險。受上述因素影響,市場對美聯儲可能推遲加息的預期升溫。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4月至6月開始加息,當前預期則偏向于6月或更晚。 美國大型跨國公司也紛紛表態反對加息。股神巴菲特4日表示,由于美元升值,將有大量資金涌入美國,這可能使一些經濟問題復雜化,因此美聯儲年內加息將非常艱難。通用電氣前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則直言,如果美聯儲在當前油價低迷、美元強勢的環境下提高利率簡直就是“瘋了”。他認為,在其他經濟體普遍實施貨幣寬松的時候,加息將給美國經濟造成沖擊。 但多數業內人士仍然認為,全球寬松大潮對美聯儲加息時點的影響有限。高盛經濟學家們指出,如果美元走強的原因是經濟增長強勁,那么美聯儲就無須過度擔心。目前來看,美國經濟仍維持較為強勁的復蘇勢頭。去年12月份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非農新增就業25.2萬,失業率跌至5.6%,創七年新低。分析師們還認為,包括歐版量化寬松在內的多家央行貨幣寬松政策可能降低全球的借貸成本,這對美國而言也有益處。 還有分析指出,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和完成去杠桿的金融系統不是其他經濟體所能媲美的,因此美聯儲加息的進程并不會中斷,強勢的美元周期還會持續。 目前,美聯儲內部對加息時點問題仍在謹慎討論中。盡管美聯儲在最新發表的1月聲明中稱,決定加息之前時會考慮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但美聯儲仍將把就業和通脹等經濟數據作為決定加息時點的主要考量。如果美國通脹和就業目標都已達成,現有貨幣政策已不適應當前的整體經濟狀況,那么美聯儲加息無疑將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