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按照慣例,此次會議將對今年經濟工作進行總結,對明年重點經濟工作進行部署。 今年以來,雖然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但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穩定經濟增長繼續承受較大壓力。在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表現,既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反復、不均衡的結果,也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陣痛期的直接反映。展望明年,只有加快經濟轉型,才能逐漸積聚宏觀經濟增長動力,實現宏觀經濟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繼續承受較大壓力。 一是全球經濟復蘇出現反復和不均衡,導致我國外部需求總體疲弱。從全球看,今年美國三季度GDP年化季率終值增長3.9%,高于初值3.5%,好于預期,經濟運行表現相對較好。因經濟持續低迷,2014年10月份歐元區和歐盟失業率分別為11.5%和10%,依然居高不下。“安倍經濟學”下日本經濟向好只是曇花一現,或再陷入衰退。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我國外部需求總體不振。2014年11月,我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4%,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50%。 二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陣痛加快釋放,制造業終端需求依然疲軟。以鋼鐵行業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轉型陣痛正加快釋放,2014年11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3.3%,較上月回落2.7個百分點,跌至近九個月以來低位,并連續七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下。我國工業品終端需求疲軟,全國工業生產者價格持續下降,2014年1月至10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9%。 三是樓市面臨周期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乏力。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樓市進入市場自發性周期調整。2014年1月至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8%。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沒有一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受住宅需求增長動力不足、房價過度偏離合理值、住宅投資價值下降、高存量住宅庫存等因素綜合影響,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帶動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乏力。 盡管如此,我國產業結構轉型進程有所加快,對宏觀經濟增長形成了有效支撐。在新一屆政府簡政放權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強力刺激下,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提速。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9%)。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9%,超過同期第二產業增加值0.5個百分點。同時,社會消費保持穩定,2014年1月至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網絡銷售加快普及,前10個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5.6%。節能環保、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得到較好發展,電動汽車推廣正在提速,網絡銷售普及帶動物流產業大發展。 可見,只有繼續加快經濟轉型來培育我國穩增長支柱,才能逐步積聚明年經濟增長新動力。從2009年以來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實踐看,政策刺激效應期越來越短,刺激成本越來越大,刺激空間越來越小。展望明年,只有下定決心加快經濟轉型,推動產業優勝劣汰和改造升級,通過改革釋放紅利,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微觀經濟主體活力,努力提高居民消費傾向,才能逐步培育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