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青海以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為主線,進一步強化重點項目投資的“杠桿”調節作用,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在重點項目投資領域,青海今后原則上將不再安排電解鋁、鋼鐵、鐵合金、光伏制造等工業項目!鼻嗪J〗洕托畔⒒瘑T會副主任喬弘志說。
受資源稟賦、市場因素等條件的制約,青海工業結構中輕重工業比例不協調的問題異常突出,而且產能過剩、落后產能淘汰難等問題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的壓力日益加大。自2010年以來,青海持續加大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并采取多項措施推動傳統產業進行技術裝備的升級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青海工業結構中的矛盾,可是電解鋁、鐵合金、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卻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化解過剩產能是青海工業經濟領域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題!眴毯胫靖嬖V《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青海省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技術裝備狀況,青海的電解鋁產能將控制在450萬噸之內,水泥產能要壓縮到2000萬噸,鐵合金的產能不超過240萬噸,光伏制造硅材料不超過1.5萬噸。
根據2014年青海省政府先后出臺的《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印發電解鋁鐵合金等五個行業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到2015年底,青海省化解產能過剩工作要取得實質進展。
“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行業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產業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這是基本的目標!眴毯胫菊f,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青海首先就是從項目投資上進行宏觀調控,嚴控新增產能,對產能過剩行業或潛在過剩行業,從項目審批、備案上把住關口。
同時,將實施差別化政策,鼓勵和引導產能過剩行業自愿自主開展兼并重組、技術改造和延伸產業鏈。在重點項目的安排上,國家扶持資金將著力向重大技術進步項目、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延伸產業鏈的循環經濟項目以及新興產業項目傾斜。
“化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特色輕工等傳統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技術進步項目和延伸產業鏈項目,是今后幾年青海要重點推進和支持的工業項目。”喬弘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