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官方PMI回落至50.3%,而匯豐PMI終值也跌至50%,兩項指標都在向著榮枯線逼近,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松以對沖下行風險。 “11月PMI指數繼續回落,表明經濟增長仍處于下行態勢。新訂單指數回落,反映市場需求仍然偏弱,與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是一致的;出口訂單指數明顯回落,預示未來出口增速將有所降低。產成品庫存、采購量、原材料庫存等指數回落,反映企業去庫存活動仍在進行中,也是購進價格指數回落的重要原因。綜合看,今年以來投資增速回落引起的經濟增速回調,以及去庫存活動增加等,目前仍在發展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說。 當天出爐的另一項先行指標也印證了經濟下行壓力增加。11月匯豐PMI終值為50%,與初值持平,但較上月終值回落0.4個百分點。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內需擴張緩慢,出口訂單增速滑落至近五個月低點。通縮壓力顯著,勞動力市場繼續走弱。本次數據顯示制造業擴張乏力,經濟活動疲軟。 “央行日前降息有助于未來數月房地產市場和制造業投資企穩。我們仍期待貨幣財政政策進一步寬松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屈宏斌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22日央行啟動一次降息,盡管與以往相比降息幅度不大,但降息的動作給了市場更多期待。尤其是在PMI數據不及預期后,市場對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極為關注。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年內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不太大,但降準很有可能。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就認為,年內或有一次50-100個基點降幅的存準率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