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國務院十大措施緩解企業融資貴
      貸款規模管控和存貸比監管也面臨調整
      2014-11-20    作者:記者 蔡穎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緩解企業融資高成本問題,會議具體提出了十大措施。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認為,這十項措施非常具體,從監管調整,到拓寬融資渠道、盤活資金存量、豐富增信手段,以及對金融機構自身管理提出要求,形成了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體系,將貫穿于“新常態”下經濟結構優化和金融改革之中。

      趙乃育/繪
        調整 存貸比指標彈性將增加

        會議指出,今年7月國務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來,有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資難、融資貴”在一些地區和領域呈現緩解趨勢,但仍然是突出問題。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緩解融資成本高問題,以促進創新創業、帶動群眾收入提高。
        此次,在監管層面上,針對央行的合意貸款管理和銀監會的存貸比指標,會議首次提出了調整的方向。會議指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合意貸款管理。《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地調研了解到,近年來,央行通過合意貸款調控的法人銀行機構均感受到了來自貸款規模管控的約束,今年尤其明顯,集中的問題在于貸款規模不夠,月度之間節奏太平均,與市場資金需求難以完全匹配。
        在江浙地區、河南、四川等中部地區,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人士表示,“即便是定向降準,流動性寬松了,但是額度受限,銀行依然難以投放貸款。”也有人認為,“額度很高,但受存貸比約束,在存款脫媒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銀行難以拿出更多的資金放貸。”
        我國實體企業以間接融資為主,主要依靠銀行貸款,然而,銀行信貸投放受到合意貸款規模管理、存貸比考核、自身資本金約束以及所有者權益等四大因素的限制。“國內并不缺銀行,但一些地方上的城商行、農商行乃至村鎮銀行存貸比很低,但受限于貸款規模管控,難以放貸。”四川地區某城商行高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針對存貸比考核,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從經濟發展角度說,目前的貸款規模是需要的;從商業銀行自身看,也不愿意降低貸款的投放量。但是存款增速卻明顯放慢,商業銀行對此采取各種手段,比如理財產品,在月末、季末、年末最終把資金拉回到所謂的符合存貸比要求的存款形態中,勢必造成市場利率水平的上升。因此,調整存貸比監管也勢在必行。”

        輸血 融資渠道擴圍緩解債務風險

        實際上,今年以來,信貸投放波動跡象明顯,10月份新增人民幣信貸投放量為5483億元,其中,雖然企業中長期貸款量為22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不少,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今年10月份信貸額度相對較松,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并不算理想,環比放緩明顯,信貸擴張不濟。
        貸款投放量疲弱和波動的背后是企業債務風險集聚,銀行惜貸與企業負債率高企并行。“我國政府負債率并不算高,居民負債率更是很低,但企業負債率則非常高。我國企業債務占GDP的比重超過了120%,而美國約為72%,日本約為99%,意大利約為82%,澳大利亞約為59%,加拿大約為53%,德國僅為49%左右。不能不承認我國企業的生產經營,乃至GDP增長過度依賴銀行信貸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工商銀行前行長、中國銀監會特邀顧問楊凱生指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研究員羅仲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市場需求不足,而是資金鏈瀕于斷裂。現在市場形勢不好,企業庫存上升,急需融資,但金融機構放款反而更加謹慎。如今提倡企業要轉型升級,核心就是要有資本投入,要有比正常經營情況下更多的資金來支持企業研發和固定資產升級,但是在目前形勢下,困難非常大。”
        業內專家認為,單純依靠銀行放貸的融資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一方面應支持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撬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機會,另一方面也需要豐富增信手段。對此,會議除了再次強調“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支持銀行通過社區、小微支行和手機銀行等提供多層次金融服務,鼓勵互聯網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農’提供規范服務”外,還提出“支持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發展,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發揮保單對貸款的增信作用。”
        東部地區某城商行高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對于一些科技型小企業,以及一些缺少抵押物的輕資產企業、農業企業等,貸款額度小而分散,如果銀行給予低利率貸款,那么很難覆蓋風險,因此,引入保證保險在一定程度上能給風險設一道防線,這非常有必要,有地方已經在研究農業商業保險試點了。”
        在借道資本市場方面,會議要求“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小企業沒有上市的情況下,引入私募、基金等參與股權融資也是可以嘗試的。
        同時,會議還明確,支持跨境融資,讓更多企業與全球低成本資金“牽手”,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中國裝備“走出去”。

        配套 多措并舉營造良好融資環境

        除了拓展融資渠道化風險外,金融機構存量資金盤活也是目前“新常態”下推動金改的重頭戲,中國社科院教授、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判斷,明年監管層對金融系統內的存量資金調控會貫穿全年。
        針對盤活存量資金,會議提出,“完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等政策,增強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三農’等貸款的能力;運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資金存量,簡化小微、‘三農’金融債等發行程序。”
        工行江蘇省分行高級專家劉任捷分析指出,“實際上,近幾年銀行業面對高負債高杠桿的企業,許多銀行的貸款被用于企業的鋪底資金,項目貸款實貸實付的要求喪失基礎;貿易融資等產品的實際運作往往名不副實;甚至出現為完成經營任務,放任企業資料、報表審計弄虛作假,過高評估抵押物價值等情況,銀行環節的失控加劇了融資風險,推動了借貸成本和社會交易成本的進一步上升。”
        因此,會議圍繞降低融資成本對金融機構的自身管理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費用;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整‘虛高’的貸款利率。”
        另外,會議還提出,完善信用體系,提高小微企業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業“錢途”廣闊;健全監督問責機制,遏制不規范收費、非法集資等推升融資成本。用良好的融資環境,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底氣和能力。
        “近幾年,諸多企業資金鏈斷裂,整個大環境不景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融資的信用環境十分脆弱,那么,未來在完善征信方面,監管層和金融機構應該共同推動。”江浙地區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國務院: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 高通盛融成功增資至10億 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e商中國]“電商化”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 中小企業融資難 20%利率遠不止
      · 化解企業融資難 證監會多舉措做強債市
       
      頻道精選:
      · 【思想】價格改革要讓市場定價 政府托底 2013-06-14
      · 【讀書】音樂停止我們仍在舞蹈 2014-11-19
      ·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 【深度】高“地耗”之痛:企業圈地惹的禍 2014-11-19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中文字幕成乱码熟女 | 亚洲大片在线免费看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