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11日,中美就信息技術貿易協議(ITA)擴大范圍達成一致。該協定有望覆蓋1萬億美元的貿易商品。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雙方在這一協議上取得突破,有助于推進由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信息技術協議》更新的談判。 ITA是1997年生效的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多邊協定,旨在通過削減信息技術產品關稅,推進該產業貿易自由化。ITA涵蓋的產品主要包括計算機、半導體等信息通信技術產品。 ITA自正式生效以來,產品目錄幾乎沒有變化。很多人認為,鑒于技術發展的情況,應當擴大該協議所涵蓋的產品種類,因此,對產品目錄擴圍的談判勢在必行。 此前,中美對峙的焦點集中在中國力圖將60種新產品類別,如醫療設備、下一代硅芯片從ITA中排除。根據ITA協議,相關國家不得對IT產品征收關稅或設置貿易壁壘。不過,中國在這個行業中尚不具備能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對抗的競爭力,希望保護自己的新興高科技產業。談判曾于去年11月中止,12月重啟。 美國白宮在一封電郵中表示,協議達成將有利于美國科技產品的出口。 據報道,這一協議還需要由其他成員簽署,預計將在數周內獲批。一旦正式獲批,更新后的協議將覆蓋250多個品類的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包括無線耳機、新的半導體產品以及醫療設備。大幅降低關稅后,這些產品將能夠更自由地進行貿易。不過據稱,美中協議范圍不包括平板電視。這可能引起日本、韓國等平板電視生產大國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