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通脹一直處于溫和狀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CPI同比上漲1.6%,刷新了4月份創下的1.8%的年內最低紀錄。9月PPI同比和環比跌幅雙雙擴大,且同比連續31個月負增長,通縮風險進一步上升。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輪定向調控或加速。近期央行寬松政策持續加碼,年內已經連續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未來降息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而CPI持續低位運行,也為政策調控提供了空間。 “9月CPI漲幅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翹尾因素減少影響,而四季度翹尾因素仍將處于低位,食品價格也難有明顯上升,因此未來CPI同比增速將會低位徘徊!苯恍惺紫洕鷮W家連平對記者說。他預計,全年CPI漲幅在2.2%左右,遠低于3.5%的預期目標。 在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看來,明年通脹仍會處于低位,CPI漲幅有望降至2%以下。 自2010年以來,CPI總漲幅還未曾低于過2%,最低也是近兩年的2.6%。不過,可預見未來一段時間通脹將持續低位,這將為政策調控提供了空間。 尤其是PPI同比連續31個月負增長,預示通縮風險在加劇,也進一步給政策施加了壓力。數據顯示,9月PPI同比下跌1.8%,環比下跌0.4%,同比、環比跌幅均呈現進一步加深勢頭。 “通縮效應的顯現意味著當前經濟景氣可能比預期的要差,產能過剩的矛盾和需求不足的程度都比預期的要嚴重,這進一步確認了當前應以穩增長的主要政策基調!鄙赉y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 日前央行開啟年內第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不少分析人士視之為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的開始,未來降息、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 央行7月、9月、10月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正應和了經濟放緩的背景。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復蘇步伐開始放緩,8月工業生產增速降至6.9%的近六年最低水準,本月初出爐的經濟先行指標PMI也未如預期般回升,且市場對下周二即將公布的投資、消費等宏觀數據預期并不樂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要求政策持續寬松來穩增長,并為改革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