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了解到,為解決貧困農民貸款難的問題,該省近日正式啟動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今年將在呂梁山、太行山兩大連片特困地區21個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試點開展,每縣注入風險補償金500萬元,預計安排1.05億元扶貧資金,可撬動8.4億元銀行貸款。
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中,山西的呂梁地區、燕山―太行山區兩大連片特困地區21個縣位列其中。多年的扶貧開發實踐表明,越是貧困的地區,往往越是金融的“盲區”。一方面農民貸款難、貸款貴,擴大再生產或轉變生產模式缺乏金融資本;另一方面農村金融基礎設施薄弱,基礎金融服務供給不足。
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以發放貼息貸款為主要內容,支持對象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及與貧困戶建立聯結機制的能人大戶、扶貧專業合作社等,主要采取財政扶貧資金作為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存入合作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按照風險補償金總額的8倍以上發放貸款的辦法,發揮財政扶貧資金放大效應,從而帶動更多的金融資源支持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根據山西省扶貧辦與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政儲蓄銀行山西省分行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今年首先在呂梁、太行21個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試點,每縣注入風險補償金500萬元,預計安排1.05億元扶貧資金,可撬動8.4億元銀行貸款。
為推進“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工作的開展,山西省要求,用于支持農戶的貸款要占到當年合作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扶貧業務貸款總額的60%以上;同時,對獲得貸款的貧困戶和產業扶貧企業,按照有關政策給以相應的貼息支持。
據悉,從事金融扶貧工作的金融機構將主要發放兩類貸款:一是面向貧困農戶的“扶貧小額信貸”的“富民貸”;二是面向貧困地區扶貧企業及項目貸款的“強農貸”。在額度申請上,“富民貸”規定單戶貸款起點為1000元,最高額度為5萬元(含),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從事林業、果業等回收周期較長作物種植的可適當放寬;而“強農貸”是根據貧困地區產業優勢,針對不同產業,開發出個性貸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