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二季度業績增速出現環比回升。以通信、電子、計算機等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正逐步成為引領增長的動力。同時,國企改革也為上市公司打開未來業績增長的空間。分析認為,盡管面臨增速下行壓力,但經濟增長勢必擺脫對房地產業的依賴,A股市場正在形成以“新興”、“成長”為特征的新格局。
我國經濟增長正在努力化解對房地產業的嚴重依賴。上半年上市房企整體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業低迷對上下游的鋼鐵、水泥、家電等多個行業都產生了一定沖擊。鋼鐵、水泥面臨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的制約,家電龍頭公司盡管上半年仍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速,但家電整體銷售量受到一定影響。在地產、基建揮別快速擴張期后,相關上下游行業開始恢復常態化發展。
在解決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問題上,將房地產行業吸納的過多經濟資源釋放出來,并引導到更有價值的行業中,將為新的經濟增長打下基礎。正是由于房地產投資屬性減弱,社會資金在房地產業過度集中的格局悄然發生改變,近期已經出現部分樓市沉淀資金向股市回流的跡象。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局面下,以通信、電子、醫藥等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正成為引領增長的重要力量。從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看,房地產行業上半年凈利潤已出現5%的下滑,通信、傳媒、電子、醫藥等行業上市公司則保持兩位數同比增長,業績增速明顯高于市場整體。在鋼鐵、采掘、地產等傳統行業盈利下滑的同時,新興產業的盈利能力出現回升。從未來發展看,改革和創新仍然是驅動經濟回暖、企業業績增長的動力,國企改革與并購重組、制造業升級與裝備國產化、互聯網技術、醫療健康服務需求、清潔能源與環保等符合轉型發展要求的行業和公司面臨廣闊成長空間。
此外,在政策推動下,新一輪國企改革拉開帷幕。目前全國有十余個省市出臺了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從國有資本集中度、國有資產證券化、混合所有制企業比例等方面,明確了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國企改革將給相關公司帶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