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隴南市武都區,幾名茶農正在采茶 |
長期在新疆打工的馬騰強,每年春季都要回一次老家隴南,不是為過年,就是與鄉親們一道,采摘家鄉的茶葉。
馬騰強的老家在隴南市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這個不大的村莊,有41戶人家,家家有茶園。每年清明節后,馬騰強的家鄉就進入了繁忙的采茶季節。
馬騰強告訴記者,這里的茶葉分為春、夏、秋三季,因此采摘期將要一直持續到10月份。每到采茶時節全家齊上陣,忙碌時還需再雇10個茶工幫忙。“每年采茶能收入15萬元,比種糧食強多了。”他說。
據介紹,隴南春茶通過冬季的休眠,氣溫回升較慢,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其芽葉芽頭肥豐,葉片厚,春季加工出來的茶葉具有“扁平光滑直”的特點,茶葉經泡制后全部直立,湯清葉綠,口感清香。除了傳統的綠茶外,近兩年,隴南市的紅茶、黑茶也開始逐漸發展壯大。
隴南市是甘肅省唯一產茶的地區,種茶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文縣的碧口、康縣的陽壩等靠近四川的南部山區。與大部分北方地區嚴寒的冬季不同,即使到了冬天,該地區的最低氣溫也在零度左右,加上充沛的降雨量,這里成為北方高海拔優質茶葉培植區和無公害有機茶種植的理想區域。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隴南市茶園面積達15.0萬畝,其中投產茶園10.0萬畝,茶葉總產量103.5萬公斤,總產值為11000萬元。目前,全市已建成茶葉加工營銷企業48戶,擁有茶葉個體加工營銷戶1567個,茶葉專合組織21個,已注冊茶葉商標62件。加上近年來隴南發展以扁形茶為主的中高檔茶,茶葉產業效益明顯提高,茶葉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
本稿件由本報記者王宏偉、屠國璽、梁軍、連振祥采寫,圖片由本報記者張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