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開幕期間,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就互聯網時代對戶外廣告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新媒體背景下的廣告策略以及分眾傳媒的規劃發展等問題,接受記者專訪。 江南春認為,互聯網并未對戶外廣告帶來威脅,相反帶來了許多機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戶外廣告市場近年來保持穩健增長勢頭。2013年包括傳統和各類新型戶外廣告增幅22.3%,樓宇液晶視頻因其精準的定位,廣告增長28%,其他電子屏也出現52.2%的增長,機場戶外增幅高達361%。只有傳統單一展示類戶外媒體下滑4%,公交移動電視下滑36.6%。 據介紹,目前分眾傳媒仍然聚焦在樓宇、框架和賣場三大主營業務上。江南春說,生活化媒體與社交媒體組合而成的平臺是移動互聯時代品牌與消費者相互作用和發酵的土壤與空氣,二者的結合將會是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的全新標配和法則。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的底層架構發生了改變。”江南春說,概括為兩句話就是:廣告即內容,內容即廣告,真正有打動力的是內容,是娛樂,是話題;另一句是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在傳播,一個媒體的價值不只是覆蓋到達多少人,而是能激發多少自媒體傳播。 “Web2.0時代,互聯網已經從對‘物’的組織轉變為以‘人’的‘行為’為核心了,即‘人的行為數據’。”江南春說,這種“人的行為數據”比先前的物理數據更加精確、直接和相關。“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必然成為未來的趨勢和主流,我們希望在移動互聯時代,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分眾傳媒打造成一個基于場景的數據采集公司,在云端將數據匯總交叉分析挖掘,從而通過云計算實現用戶圖像描繪,并在云端精準控制屏幕終端和手機終端的精準推送。” 對于2012年分眾傳媒提交私有化建議書退出美國資本市場,江南春認為應遵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需求來做出選擇,分眾傳媒經過多年發展,現在資金充沛,沒有外部融資的需求,在市場上也獲得了主導地位,并購需求大幅下降。“接下來分眾傳媒需要的不是短期華麗的財報,而是通過私有化贏得公司可以長期思考的外部環境,這個環境可以使企業進行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讓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再提升,在未來迎來更強的發展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