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秦皇島,彌漫在這座濱海城市的,有海水淡淡的咸,有槐花幽幽的芬芳,還有紅酒特殊的醇香,城市因此平添了幾分清新、幾分浪漫、幾分詩意。
就像波爾多是法國紀隆德河的入海口,納帕谷位于美國加州的西海岸,秦皇島也有一個傳統的葡萄酒產區——昌黎。一路由槐花花香引路,我們來到了位于昌黎縣的葡萄酒莊:朗格斯酒莊。
綿延的小山環抱著朗格斯酒莊,金黃色的建筑主體蓋著磚紅色的屋頂,順山勢呈階梯狀排列,進入酒莊要經過一片綠意融融的葡萄園。葡萄園中,葡萄的藤蔓和著舒緩的圓舞曲起起伏伏。
酒莊釀酒車間的主體建筑呈三層階梯狀,沿山勢建造,這是為酒莊的重力釀造系統量身定做的。葡萄在園子里經過兩道手工摘選程序,送到最高層,在傳送帶上經過第三道摘選,進入不銹鋼發酵桶,完成發酵之后,酒汁以自身重力流入第二層酒窖的橡木桶。
酒莊的酒窖分為酒莊酒窖和私人酒窖,進入酒窖中,施特勞斯圓舞曲再次縈繞在耳畔,紅酒在音樂中醞釀--這樣的過程令人感嘆,從葡萄的生長到紅酒的醞釀,原來可以優雅至此。
朗格斯酒莊是秦皇島眾多酒莊中的一個,或許是從1983年開始,秦皇島與干紅結緣。那一年,中國第一瓶自主研發的干紅葡萄酒——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紅葡萄酒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釀造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也是從那一年的夏天起,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開始在北京友誼商店和北京飯店等涉外服務單位試銷,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釀造的干紅葡萄酒的歷史。對于秦皇島來說,尤其是對于秦皇島的干紅葡萄酒產業來說,這是一份永遠值得珍藏的榮譽。
過去的三十年,在干紅領域,秦皇島創造了眾多“第一”——外商獨資興建了中國第一家葡萄酒莊園,中國農民正式注冊了第一家家庭酒堡,“昌黎葡萄酒”成為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的葡萄酒產品,率先舉辦國際葡萄酒節,設立了第一個省級葡萄酒產業聚集區……
目前,秦皇島已經形成了集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橡木桶生產、干紅酒瓶制造、彩印包裝、葡萄酒學校、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為一體的產業集群,華夏長城、茅臺、朗格斯、香格里拉等一批重點企業因此誕生,甜美的事業也給7萬多農戶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酒葡萄種植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旅游興市,從葡萄酒產業發展伊始秦皇島的干紅釀酒企業就把旅游元素考慮了進去,做到了干紅產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秦皇島幾乎所有的干紅葡萄酒生產企業,都是一座旅游景區,葡萄酒產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多的是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2014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昌黎葡萄酒產業展區淡雅的酒香吸引著眾多觀眾,推介自身的同時,昌黎勾畫著美麗的藍圖:謀劃“碣陽酒鄉”和“鳳凰酒顧”項目,建成全國最大且世界知名的集種植、釀造、旅游、觀光、采摘、品嘗為一體的綠色生態葡萄酒莊園聚集地和葡萄酒文化體驗地——此時,酒不再只是酒,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是秦皇島這方沃土滋養出甜美的葡萄,也是因為葡萄釀造的紅酒讓秦皇島成為國內干紅葡萄酒產業的翹楚。葡萄成酒的過程,歷經除梗、破碎、除渣、酵藏、裝瓶的過程,如浴火涅槃;秦皇島這座濱海城市的發展,也如紅酒的釀造,在磨礪前行,在探索中奮進,終有一天會破繭成蝶,展現城市大美。
本稿件由本報記者李俊義、秦皇島市委宣傳部李薔、張宇紅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