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2014-06-25   作者:記者 梁曉飛 梁鵬 王炳坤 何宗渝 楊玉華 何欣榮 閆起磊 張舒寧/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國資流失觸目驚心 2.壟斷不破先混合 易成利益輸送 3.改革不能因噎廢食 與反腐同步 4.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如何避免國資流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吡私獾,一些打著“混合”幌子行利益輸送之實進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開始顯現,而由腐敗、盲目投資、管理不善造成的體制性流失更是觸目驚心。公開信息則顯示,2013年以來,已有涉及中石油、中國出版集團、華潤集團等在內的數十名國企高管“落馬”,由此牽出的國資流失觸目驚心。
        受訪專家和國企負責人認為,在市場規則更為規范的當下,大規模的交易性流失可以避免,但流失風險難以杜絕,在堅持公開透明、防控引導并舉、改革反腐同步防堵國資交易性流失的同時,應防止以“怕流失”為由拖延改革,放任體制性流失。

        借改革謀私利 國資流失觸目驚心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以來,已有涉及中石油、中國出版集團、華潤集團等在內的數十名國企高管“落馬”,由此牽出的國資流失觸目驚心。
        “有些央企負責人,特別是一些快退休的,把自己公司劈出一塊來讓民資進來,進來的民資都是朋友親信!边有一些企業“把公司好的業務劈出去,交給自己人去經營,等混合之后,就順理成章地交給自己人”。據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介紹,一些企業在推進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國資流失的苗頭。
        而記者掌握的一份調查材料顯示,2008年至2013年,河北鋼鐵集團國有資產流失額在4.2億至5.6億元。2008年6月,民營企業青龍滿族自治縣斯利礦業有限公司將生產場地、住所明目張膽地開設在了河北鋼鐵集團下屬的廟溝鐵礦礦場內,無償占用廟溝鐵礦的土地,打著利用尾礦庫的名義,無償使用高品位礦石140萬噸左右,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據查,斯利礦業的法人代表王義平,正是河北鋼鐵集團原董事長王義芳的親弟弟。
        此外,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以來,已有涉及中石油、中國出版集團、華潤集團等在內的數十名國企高管“落馬”,由此牽出的國資流失觸目驚心。
        一些專家認為,雖然國資國企改革環境已明顯改變,但造成國資流失的風險點依然存在。
        一是國有資產底數不清。中西部一些地區的國資委負責人說,目前,不少縣級政府還有一定數量的國有資產,但由于缺乏專門的工作機構,無法摸清資產底數,改革過程中發生國資流失的風險很大。
        二是資產評估難以給出公允價格。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說,資產評估通常是對單項資產進行估價,難以體現國有資產的整體價值。國有企業所具有的品牌、商譽、技術、營銷渠道、壟斷地位等無形資產,缺乏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在社會誠信度整體較低、中介機構不規范的情況下,國有資產容易被低估。
        三是產權交易體系有待完善。洛陽市國資委副主任張俊武表示,目前基層產權交易市場不發達,單一對象成交的現象較多,難以形成競價機制。同時,產權交易政策存在空白,基于錯誤評估結果的交易達成后,“查遍所有政策不知道怎么辦”。

        壟斷不破先“混合” 易成“利益輸送”

        有人擔心在沒有打破壟斷之前,壟斷國企將優質資產拿出來與民資混合,選擇跟誰混就是向誰“利益輸送”,導致混合所有制改革淪為“定向私有化”。
        記者采訪了解到,針對壟斷行業混合所有制指向的改革,各方普遍擔憂兩個方面“利益輸送”的問題。一方面是民營資本擔心壟斷國企因其強勢地位會將“混合”當做“吸金大法”,民營資本淪為給壟斷國企“輸送資金”“打長工”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有人擔心在沒有打破壟斷之前,壟斷國企將優質資產拿出來與民資混合,選擇跟誰混就是向誰“利益輸送”,導致混合所有制改革淪為“定向私有化”。
        以中石化為例,盡管中石化表示,搞混合所有制“不僅僅是為了賣錢,而是要搞活國有企業,引入機制”。一些受訪民營企業家仍擔心,中石化放開的僅僅是產業鏈下游的銷售板塊,而對上中游保持絕對控制會造成對下游的“卡脖子”。且30%的股權需要很大一筆錢,單個民營企業很難拿得出,即使多家民資合資入股,因為現代企業制度不到位,到時究竟能有多少話語權令人擔憂。
        全國人大代表、涉油品業務民營企業山東晨曦集團董事長邵仲毅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前提是打破壟斷,讓國企和民企公平競爭,先讓各類所有制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培育現代企業治理觀念,然后才會有順理成章地混合。
        與此相反,部分受訪人士則憂慮,在沒有打破壟斷之前,民營資本能進入國有企業進行混合,實際上是“瓜分國有資產”。國資委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表示,很多國有企業,比如國有銀行,“躺著也掙錢”。如果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參股,實際上就是允許來分一杯羹,讓它也來躺著掙錢。“如果不打破壟斷,就搞混合所有制,可能會造成新一輪的權力尋租”。
        這位專家認為,不能說發展混合所有制就打破壟斷了,民營經濟也可以壟斷,只要是大家不能自由進入就是壟斷,一些民營企業與政府相關聯,借助行政壟斷獲取高額利潤。因此,他建議已打破了壟斷的競爭性行業,可以先搞混合,而壟斷型行業則應趕緊搞規范的準入制度,搞完之后再推行混合。

        改革不能“因噎廢食” 謹防體制性流失

        盡管國企負責人普遍存在“怕流失”的心態,但專家認為,國企改革不應“因噎廢食”,不改革將是最大的流失。與交易過程中的流失相比,體制性流失更需關注。
        記者采訪中也發現,對于客觀存在的流失風險,國企負責人普遍存在“怕流失”的心態,加之公眾對國資流失的概念理解不一,國企負責人的種種擔心恐將成為拖延改革的“擋箭牌”。
        ——擔心“扣帽子”。安徽叉車集團董事長張德進說,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合作存在顧慮,一旦涉及資產作價、利益分配,懷疑國資流失的聲音就來了。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說,當國有資產“切換”為非國有資產時,不僅公眾持懷疑態度,代表國有資產的當事人也冒著“賤賣”風險。事實上,不管要處置的國有資產“賤賣”還是“貴賣”,國企負責人都很可能背負“怕說不清”的風險。
        ——擔心“用了正確的方法,沒干正確的事”。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楊斌說,他最擔心的是,改革的流程全部合法合理,但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引入戰略投資人方面缺乏明確的判斷標準,單純的“價高者得”,難以保障合作雙方優勢互補。
        ——擔心“秋后算賬”。近日,綠地集團引入戰略投資人上市后股價大漲,立即引發公眾對國資流失的質疑。近年來,一些報道撇開投資風險不談,將投資收益等同于國資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
        盡管國企負責人普遍存在“怕流失”的心態,但專家認為,國企改革不應“因噎廢食”,不改革將是最大的流失。與交易過程中的流失相比,體制性流失更需關注。
        一位長期關注國企改革的專家稱,最典型的體制性流失首先是腐敗。其次是不負責任的盲目投資,動輒幾十億元的投資失敗無人負責,反而造成了產業結構的不均衡。三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跑冒滴漏。
        李錦指出,過去,一些國企盲目投資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有的幾十個億甚至更多,但沒有人負責,沒有嚴肅處理,批評一下就過去了。而據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調查,與同類型民營企業相比,國企生產成本平均高出20%左右!案母锉旧砭褪欠乐贵w制性流失的最好方法!

        防控引導并舉 改革反腐同步

        有關專家認為,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必須堅持程序的公開性和合法性,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尊重市場定價權,鼓勵國有企業成為上市公司。
        專家認為,在推進以混合所有制為基本方向的國企改革中,必須堅持公開透明,分類穩步推進,避免少數人在瓜分國有資產的盛宴中一夜暴富。
        彭建國認為,要吸取上一輪國企改革中的經驗教訓,確保陽光公開操作,主動接受社會和職工監督。既要防止國資流失,又要防止“為什么只給他不給我”,還要防止“為什么我貴他便宜”。可設立由第三方專業人員及職工代表等組成的國企改制評估委員會作為“裁判員”,觀察、監督國企改革的全過程。同時,賦予委員會“一票否決”的權利,從源頭遏制國資流失。
        “理論上講,任何一個市場價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的體現價值。”弘毅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趙令歡說,與交易價格正確與否相比,定價機制是否遵守了法律和規則的要求更值得關心。如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混合,就是避免國資流失的一種較好選擇。
        有關專家認為,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必須堅持程序的公開性和合法性,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尊重市場定價權,鼓勵國有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國資委等政府部門作為利益主體,應當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管者,而非直接參與者,著力解決法規制度建設滯后問題,確保監管工作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同時,保持國有企業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加強對關口崗位的監督力度,可有效規避國資流失的風險。嚴把“方案關”、“資產界定關”、“審計關”、“評估關”、“交易關”、“資金關”等重點關口。對于造成國資流失的違規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懲處一起,凈化國企改革環境。

        怕丟權 怕丟位子 怕利益受損
        尋求國企改革最大公約數乃當務之急

        盡管加速推進國企改革已形成共識,但國企改革之路并非坦途。記者在多地調研了解到,目前各方對改革熱情較高但信心不足,怕出亂、怕動利導致的等待觀望思想和對改革焦點問題的識識不一,成為制約各方凝聚共識和信心的最大障礙。面對復雜多元的利益訴求,如何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已經成為當前改革亟待破解的難題。更有業內人士指出,國企改革不能“因噎廢食”,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風險。
        剛卸任國資委改革局負責人的周放生表示,這輪改革中政府、企業、職工有“三怕”心理。政府國資監管部門怕丟權,企業經營者怕丟位子,職工怕利益受損。
        “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調整,對于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者來說,權力背后是利益,誰也不想失去權力動了利益。因此,這么多年來,才出現監管部門的管理越來越趨多趨細,國企寧愿低效也不想引入外界資本和監督!敝芊派f,對于一些國企職工來說考慮更多的是個人的生存利益,怕失去工作怕失去生計。
        記者在各地采訪國資部門時,也普遍感到國資監管部門對這輪改革中涉及自身權力調整的擔憂。一位西部地區的省級國資監管部門干部私下對記者坦言,聽到現在不少國企提出“弱化甚至取消國資委的管理”感到“冷汗直流”,擔心這輪改革“革了他們自己的命”。
        而對國有企業管理者和職工而言,改革可能帶來的利益調整也是他們最擔心的。
        一位地方國企職工告訴記者,上輪國企業改革的對象是職工,大量下崗職工艱難謀生的困境讓不少國企職工心頭有陰影,出現了多多少少的“恐改”心理,害怕改革可能造成自身利益受損。
        此輪國資國企改革首次提出發展混合制經濟,這對很多民營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但他們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曾在兩會上表示,“你抓一頭鯨扔到鍋里,叫我撒一把鹽巴下去,我沒有那么多錢買鹽巴啊。我沒有錢,我也不敢!
        一些中小民營企業負責人甚至表示,與強勢的國企混合,如果沒有控股權,恐怕最終將“帶著錢進去,血淋淋地出來!
        采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和地方干部還一致談到了對改革可能“出亂子”的擔憂,特別是一些人員包袱較重的企業和地方。
        此外,記者還發現,比擔憂和等待觀望情緒更值得擔憂的是各方對改革的認識不一,不少改革利益主體多是站在本位立場對改革進行了“盲人摸象”式的片面理解。特別是在國資監管、混合制經濟、員工持股等問題上,看法多樣,有的觀點甚至截然相悖。
        不過,盡管各方對改革認識不一,心態復雜,但采訪中,各方都表達了希望參與到改革的進程中,共享改革紅利的一致愿望。他們期望,國家能夠用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進改革,在加強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政策統籌的同時,創造寬松的改革氛圍,允許試錯鼓勵更多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
        貴州國資委主任韓先平說,國企改革應當堅持有利于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對于三中全會提出的允許“員工持股”等問題,一方面基層不等不靠,積極探索;另一方面,希望國家層面盡早出臺頂層設計,及時給基層以指導。韓先平認為,對于改革中的多種探索,應建立容錯機制,以鼓勵改革者。
        “改革離不開政府、國企、職工、民資四方積極性,利益相關各方的積極性有了,改革就會少走很多彎路。”周放生說,現在看來,各方的擔心、觀望、缺乏共識,以及目前改革進展總體緩慢,是影響改革推進的關鍵!拔覀兂錆M期待,但也擔心失望!”
        在上述受訪人士看來,當前各方利益主體雖然訴求復雜多元,但期望搭“改革號”快車共享改革紅利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以此為基點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方是推進改革的當務之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 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