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券商增至73家,標的證券增至628只,融資融券將均衡發展
轉融券業務將自23日起擴大試點范圍。中國證券金融公司(下稱“證金公司”)昨日宣布,從23日開始,轉融券業務試點證券公司擴大至73家,標的證券擴大至628只。轉融券業務將與轉融資業務均衡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轉融券試點范圍擴大,但市場以融資業務為主、融券業務為輔的格局并不會改變。
此次試點證券券商擴容,新增中銀國際、渤海、財達、財富、財通、大通、德邦、第一創業、東北、東莞、東興、廣州、國金、國聯、國盛、恒泰、紅塔、華安、華寶、華創、華福、華龍、華融、華西、華鑫、江海、金元、民生、南京、日信、山西、上海、首創、天風、西部、湘財、新時代、信達、銀泰、浙商、中航、中山和中原證券等43家證券公司參與轉融券業務。
據悉,這些券商已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建立了較好的轉融券風險控制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轉融券技術系統和業務準備基本就緒,具備了參與轉融券業務試點的條件。
此次轉融券標的證券范圍擴大后,標的股票數量將達628只,覆蓋了滬深市場絕大部分融資融券標的股票,平均流通市值約為227.2億元,合計流通市值約為14.27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70.3%。
其中,滬市標的股票362只,平均流通市值約為
309.0億元,合計流通市值約為11.19萬億元,占滬市A股流通市值的82.1%;深市標的股票266只,平均流通市值約為115.8億元,合計流通市值約為3.1萬億元,占深市A股流通市值的46.2%。628只標的股票中,滬深主板股票從239只增至488只,中小板股票從39只增至109只,創業板股票從9只增至31只。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轉融券業務試點范圍擴大,重在增強轉融券作為融券業務的配套支持作用,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轉融券業務機制,促進融資與融券業務協調平衡發展。試點擴大后,將有利于增加證券公司的轉融券需求,有利于增加投資者出借證券的意愿,有利于推動融資與融券業務平衡發展。
數據顯示,與境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融券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全市場融券余額僅為30億元左右,不到融資融券余額的1%。
市場人士分析,從美國、我國香港等境外成熟市場來看,在融資與融券的制度建設相對完善和平衡的前提下,投資者主要是以融資交易為主,轉融資業務規模普遍高于轉融券業務。我國當前A股市場估值水平不高,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僅為8倍左右,目前經濟基本面總體向好,市場行情整體趨穩,全市場融資余額是融券余額的139倍。轉融資余額是轉融券余額的283倍,轉融券業務試點的擴容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業務格局,以轉融資為主的轉融通業務格局,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得以維持,轉融通業務主要是通過轉融資業務向市場注入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