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2014年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日前國務院下發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促進中介機構創新發展,建設現代投資銀行,提高證券期貨服務業競爭力”,為證券經營機構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明確了新目標。這次研討會的目的就是證券行業學習貫徹新國九條精神,謀劃行業創新發展。
5月16日,一年一度的“券商創新大會”——“2014年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研討會”正式召開。《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新“國九條”的政策背書下,整個證券業都對未來的行業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充滿了期待。大會傳出的信息表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包括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推出同一證券賬戶平臺等高達51項政策紅利將持續釋放。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表示,日前國務院下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促進中介機構創新發展,建設現代投資銀行,提高證券期貨服務業競爭力”,為證券經營機構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明確了新目標。這次研討會的目的就是證券行業學習貫徹新國九條精神,謀劃行業創新發展。
姚剛強調,證券經營機構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是充分發展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重要環節。推進證券機構創新發展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堅持服務社會財富管理需要,堅持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既要做好傳統業務,也要開拓創新業務。具體將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放寬行業準入,鼓勵市場競爭。二是實施業務牌照管理,探索功能監管。三是拓展基礎功能,推進全面創新。四是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實力。五是實施雙向開放,加快國際化進程。
姚剛最后表示,鼓勵行業創新,為行業創造有利于創新的良好環境,也需要證監會自身的轉型。證監會將推進簡政放權,為創新發展拓展空間。完善法規體系和日常監管體系,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撐。改進監管執法,為創新發展提供執法保障。完善協作機制,為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則在當天的大會上表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大力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證監會機構監管部門、自律組織、證券行業機構共同面臨的重要任務。要抓好創新這條工作主線,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注重行業自主創新,提升核心專業能力;抓好公司基礎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強化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抓好客戶服務,樹立客戶至上的基本理念,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完善投資者教育與服務;抓好合規風控,強化全面風險管理,著重防控流動性風險,嚴守職業道德底線;抓好行業自律管理,為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得的《中國證券業發展規劃綱要(2014-2020)》(討論稿)顯示,在規劃期內,證券業的戰略目標是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成為國內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核心產業,成為國民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顯著提升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顯著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相助提升行業風控水平、顯著提升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水平、顯著提升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能力、顯著提升行業的社會形象。
而落實《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的工作任務分解表(討論稿)則顯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包括監管部門、協會等在內將推進包括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推出同一證券賬戶平臺等在內的共計51項工作任務。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共同主辦。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香港證監會中介機構監察科高級總監浦偉光參加會議并進行了主題演講。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