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通信從未傳播吸費等任何惡意軟件。”
在央視“3·15”晚會曝光“大唐神器”植入木馬吸費的第二天,大唐高鴻發布公告“喊冤”,否認傳播吸費等惡意軟件,并稱不存在需要特殊權限(root)才能刪除的情況,更不涉及如電話號碼、通訊錄、通話記錄等用戶個人信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央視對鼎開聯合和高鴻股份的指控是否屬實,這只是中國手機軟件預裝江湖的冰山一角。
手機預裝軟件存在的背后利益不容小覷。此前艾媒咨詢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應用預裝市場規模達到27.2億元。預裝軟件的問題涵蓋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各級經銷商、應用軟件提供商、渠道商等多個環節,共同構成了一條隱藏在手機屏幕中的利益鏈。
而這些亂象再次被揭開,某種程度上,也讓手機安全軟件這一“入口”迎來新一輪競爭。
預裝亂象
中國手機軟件預裝江湖再被揭開冰山一角。
“通常,單部手機每預裝一個軟件可以向軟件商收費八毛錢到五塊錢不等,還存在靠預裝在后面偷跑流量或扣費這樣行為來變相盈利。”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
目前國產手機的預裝軟件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運營商向手機廠商定制時,要求手機內綁定自己提供的相關應用;二是手機出廠時,手機廠商預裝自家或與之建立合作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三是在手機層層分銷過程中,經銷商借渠道推廣與軟件商合作進行預裝,或刷機預裝軟件,鼎開聯合與大唐高鴻就位于這一環節。
例如,鼎開聯合宣稱將軟件包提供給經銷商后,通過電腦用數據線同手機連接,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把軟件預裝到手機的ROM中,從而通過手機植入方式獲利,目前每個月裝機量達到130萬部。
事實上,由預裝應用引發的問題由來已久。特別是在國內手機廠商在智能終端本身所獲利潤被擠壓時,預裝應用和增值服務逐漸成為手機廠商重要的獲利方式;對渠道商而言,刷機利潤可觀;對應用開發者,手機內置也成為其搶占市場、擴充用戶的一種捷徑。而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利益鏈也由此而生。
而針對愈演愈烈的國內智能手機預裝熱,工信部曾在去年11月制定《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根據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軟件必須經過工信部的審核,并要求手機廠商不得安裝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信息的軟件,以及給用戶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軟件。
但有不愿透露姓名的APP開發者告訴記者,預裝帶來的惡意吸費問題涵蓋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各級經銷商、應用軟件提供商、渠道商等多個環節,從渠道角度而言,如果生產環節切斷,這類軟件或將轉向經銷商、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刷機。
“特別是手機從出廠到消費者的這一時間段處在監管真空地帶,為惡意軟件預裝手機提供了可乘之機。”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此前對記者說。
預裝軟件除了帶來的惡意扣費問題外,那些被泄露的用戶隱私,變現的渠道包括用戶隱私信息的出售,以及自身的廣告推廣。而獲得用戶隱私信息的買家,則可能用于垃圾短信、騷擾甚至詐騙電話等,或者為廣告公司謀利。
巨頭入局移動安全
手機預裝市場的亂象背后,百度、騰訊等巨頭也早已整合自己的移動安全產品,大規模切入移動安全市場。
“安全業務”被馬化騰視作是騰訊“國防部隊”。目前騰訊的策略是建立移動安全產業鏈聯盟,吸引三星、小米、聯想等硬件廠商提供安全的技術解決方案,由騰訊手機管家的安全模塊從系統底層提供安全服務。百度的安全產品與競爭對手大同小異,借助91等分發渠道,目前正處逐步發揮渠道作用的階段。
而在資本市場上,網絡安全概念股奇虎360已經向資本市場證明了自己“三級火箭”(安全衛士——瀏覽器——網址導航)的商業價值。
奇虎360最新財報顯示,2013年,360安全產品在PC端的用戶已達4.75億,取得95%的市場滲透率,在無線端的用戶數達4.7億,覆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近70%的份額。
而計劃分拆赴美上市的金山網絡,也把“故事”放在了海外市場和移動安全上。
在國內,金山網絡始終遭到奇虎360的競爭壓制,但在海外市場,金山網絡CEO傅盛表示,金山毒霸免費后,采取差異化、邊緣化策略,從工具類APP如金山電池醫生、清理大師等切入海外市場。
其中移動安全類應用Clean
Master(金山清理大師)在美國下載量第一,在幾十個國家排名工具榜上排名前10。而這也讓金山近3年的年收入增長超過120%,用戶量在3年之內增長了7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