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裝奶提價,鮮奶產區頻現“奶荒”,剛剛復蘇的民族乳業又迎來新一輪波動。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景海認為,洗牌期內,強化奶源基地建設,提振消費者信心,是民族乳業振興的關鍵。
民族奶業進入洗牌期
境外限購,境內乳制品漲價,尤其是自去年以來,鮮奶主產區頻現奶農賣牛殺牛現象,導致到去年底,多地出現“奶荒”。有些乳企一方面通過高價等手段“搶奶”,另一方面不斷匹配其他企業的報價,來保住自己的奶源基地。這不禁讓人追問,剛剛復蘇的民族乳業怎么了?
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景海說,中國乳品質量總體是好的,一些不具備生產合格乳制品條件的企業已陸續被關停,行業得到整體提升,一些適合亞洲人消費的新產品在國際處于領先水平。但中國乳業仍背負“三座大山”,現正走在洗牌期的十字路口。
王景海告訴記者,第一座“大山”是“洋奶粉”低價沖擊國內市場,使國內乳品企業生存艱難。以全脂奶粉為例,澳大利亞、新西蘭奶粉享受本國政府補貼,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后,“洋奶粉”憑借低成本優勢,再加上營銷中不惜砸下重金,民族乳品企業根本無力招架。
第二座“大山”是我國奶業存在“先天不足”,奶農與企業至今仍未形成有效利益聯結機制。在“洋奶粉”低價沖擊導致經營困難的情況下,一些乳企根據自身成本確定鮮奶收購價,將虧損轉嫁給奶農,而分散經營的奶農幾乎沒有發言權,造成殺牛、倒奶現象時有發生。中國奶業因此一直未走出“企業提高原料奶收購價、奶業擴張,企業降價、奶業萎縮”的企業控制產業怪圈,使奶業一度陷入奶農低效、奶業發展低速、奶牛養殖高風險的困局。
除了奶業自身存在的問題,消費者的信任危機是制約民族乳業第三座“大山”。這其中,既有消費者對“洋奶粉”過度信賴等問題,也有國內乳業生鮮乳收購標準低等問題。
奶源基地是乳業振興之基
據統計,2008年全國有奶農260多萬戶,2012年只有不到200萬戶,2013年奶農的數量估計還要下降10%至20%。散戶退出后的原奶供給缺口本應該通過規模化養殖來彌補,但規模牧場的建設遇到資金、土地等瓶頸。國家曾提出要在2011年底實現企業自建牧場70%的目標,但至今全國大小規模化牧場加起來不足4成。王景海分析認為,到今年年底前,國內奶業市場處于市場分割的洗牌期,誰掌握了奶源,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綜觀完達山乳業的發展之路,一直遵循先建奶源后建工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這使完達山產品問世半個世紀以來,經國家權威部門歷年歷次抽檢,均為全部合格。公司現下轄24家分、子公司,年加工鮮奶能力100余萬噸,可生產奶粉、液態奶、飲料、豆制品、米麥制品及保健食品等11大系列220個品種,銷售網絡遍及全國,其中原料粉遠銷東南亞和非洲。
在原奶環節,完達山乳業坐擁北緯45度和寒地黑土賜予的雙重自然優勢,經檢測,完達山奶源基地19項國家生態指針全部達標,被國家綠色食品管理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乳品生產基地。記者在完達山大型牧場采訪時見到,小奶牛剛一出生就會帶上一個精致的耳環,這耳環相當于奶牛的身份證,通過電子耳環記錄的信息,隨時監控并確保奶牛的健康問題,以定制的科學配餐確保奶牛更優更好的產奶量。這種營養套餐,不但包括優質的牧草,還包括各種營養豐富的精飼料。在完達山松北牧場,奶牛的平均單產達到7.5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了47%。
近年來,完達山乳業積極加快推進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旨在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振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質量安全消費的信心。據介紹,完達山乳業千頭奶牛牧場應用物聯網技術科學化。消費者購買完達山奶粉,只要用手機在包裝盒的二維碼上輕輕一掃便可實現從產品名稱、規格、生產日期、生產者名稱、保質期、產品標準代碼、生產許可證編號、生產地、適用年齡、產品說明等10項信息的產品一次實時追溯,獲知與產品相關的奶源、生產、檢驗、成品出庫至物流、市場等產業鏈完整過程的信息。
王景海說,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奶業發展的政策,對企業而言,這一項項的政策和措施,卻是對企業的生產理念、管理水平以及企業自身建設的一個重大考驗、甚至是大浪淘沙。國家一系列舉措為真正重質量、講誠信的乳品企業推開了一扇生機盎然的春天之門。
重塑消費者信心是當務之急
民族乳業的出路在哪?一些專家、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關鍵,是提振消費者對民族乳業的信心,消除對洋奶粉的盲目追捧。
在當前奶業發展形勢下,有專家建議,應盡快研究制定乳制品貿易保護政策,降低國外乳品企業對我國民族奶業的沖擊。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建立乳品企業與奶農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是中國奶業“強筋骨”、“練內功”的關鍵。應引導乳品加工企業和奶農構建奶業的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使奶農與企業簽訂長期穩定的原料奶收購合同,提高奶農在奶業鏈條上的話語權。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王景海認為,可在全國選取一家標桿企業,嚴管質量,同時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中國奶業的水平,提振對民族乳業的信心。一家企業做好了,可以起到示范作用,逐步推廣到全國奶業。
中國奶業要長遠發展,《生鮮牛乳收購標準》與國際接軌是必然趨勢。王景海認為,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達到與歐盟《生鮮牛乳收購標準》的水平。這不僅能促進乳制品行業良性、健康發展,也能提高中國奶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