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最近多家在華外資銀行上海自貿區支行開業或即將開業。其中,匯豐中國、星展中國的上海自貿區支行已于日前開業,恒生中國也最新宣布其上海自貿試驗區支行獲監管機構的開業批復,預計將于春節后開業。另外,花旗中國亦正在籌備其自貿區支行開業。 中國人民銀行于去年12月初發布《關于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雖然具體細則至今尚未落地,但各家外資行已經摩拳擦掌,外資銀行在自貿區的比拼業已打響第一槍。匯豐中國表示,開業初期側重面向有跨境金融需求的企業客戶,在政策指引框架下陸續提供包括賬戶服務、本外幣及境內外資金結算等廣泛的銀行服務。隨著區內金融政策的逐步實施,預計新支行的業務范圍和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展。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外資銀行在中國》報告稱,金融改革的推進將給外資銀行帶來更多機遇。諸多外資銀行首席執行官提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明顯放寬了離岸人民幣兌換、匯款和結算,以及外資銀行在自貿區內設立分行的限制,此類改革讓他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加速改革、創造更加均衡的營商競爭環境的決心。 日前,星展中國宣布其上海自貿試驗區支行已成功為客戶完成第一個貿易融資項目,這也是外資銀行在上海自貿區執行的首單貿易融資。另外,匯豐中國和花旗中國也為自貿區的客戶建立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花旗為客戶建立的雙向資金池則為全自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即通過花旗的全球電子平臺,客戶可跨境自由掃款,而無需提交支持文檔或逐筆申請批復,從而進一步提升資金流動性和外匯管理效率。 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各家銀行也在尋求各種業務機會。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個人銀行業務總經理朱亞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中國投資者而言,目前唯一的海外投資路徑就是通過QDII產品。而在未來在自貿區內,政策可能會放開國內客戶在香港或新加坡直接開戶投資、交易、置業等,同時放開國外的客戶將資金投資于國內市場,“我們都在看這些業務機會,期望在未來,能夠為那些符合要求的客戶提供更多的參與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