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或更長時間,美國仍然成為經濟的領頭羊,而它在技術和金融上面還會成為一個領軍人物,但是它的這種創新力會下降,世界的產出量會慢慢轉向亞洲,中國要向高新技術行業轉型。”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爵士對2014年經濟形勢作出以上預測。他同時表示,如果經濟要實現很高的進步和增長,肯定需要一場制度和技術的革命,而不是一場循序漸進的演變。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說,現在解決歐洲問題是要致力于解決歐盟的債務危機。在過去4年里面面臨一個主要債務,雖然還沒有找到最佳的方法,但是我們已經離解決方案比較近了。北歐和南歐的情況都比較嚴重。另外就是要建立一個新的體制能促進長期可持續性發展。我們會把這個歸結到一些制度的問題,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幅比較明晰的藍圖,就是說這個體制的架構應該是怎么樣在未來得到建立。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如果要讓整個歐元成為強有力的貨幣,德國在中間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未來歐洲如果有比較高的失業率,可能就會帶來很大的問題,會導致負增長和社會的動蕩。整個南歐地區,如果還是留在歐洲內部,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如果脫歐代價可能會更大。因為當時一些約束條件都被破壞了,所以有很多必要的改革都需要做,但是沒有通過改革來重振他們的執政能力。現在我們把歐洲稱之為所謂二元化的歐洲。在這些國家里面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到目前為止都是比較正確。相對來說如果南歐也能夠像美聯儲一樣做QE的話可能會好一點,但是它們沒有這樣。它們的政策更多的像北歐或者是像德國一樣比較緊,他們對寬松的政策比較擔心。如果歐洲要恢復的話,首先歐元要得到支持,F在領導人關心的是各個層面的政策,但是沒有整個歐洲層面的協調和政策。
展望2014年的前景,包括像德國周邊的芬蘭和波蘭都展現出強勁的勢頭,堅持改革的國家越來越多,上周希臘也出現了極右主義的信息。除非歐洲能夠在經濟方面做巨大的改革,否則經濟明年都不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對于美國經濟,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如此說,“美國遇到的問題,財政方面是政治方面的最大障礙,因為政治領袖沒有引領人們在一場長期可持續的計劃上面解決財政問題。他們在那邊等待,讓這些問題不斷的惡化,就像是讓你差不多站到懸崖邊了,然后達成一個協議。第二天我們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問題并沒有解決。”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美國每次都是拖,拖的很久,這些問題根本是治標不治本,或者是臨時打一個強心劑,或者只是關注短期的問題,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就會復發。如果你要做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必須要治本,不僅僅只是治標。我相信對于美國,包括我們說的稅務,它可能征稅越來越高。包括現在奧巴馬對醫改方面的需求,大家也都在討論,很多醫改有的時候是不是能夠獲得很好的落實也不一定。我從很大的程度,也是相信正是因為這些風險,美國貨幣還會維護現在的情況,包括QE到目前為止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幫助我們至少能夠減緩這個衰退的程度,現在大家也已經在關注其他的問題,像醫改。但是整個美聯儲也并沒有馬上推出寬松貨幣的政策,大家知道美聯儲會繼續寬松貨幣的政策,而不是很快的撤出。因為人們非常的關注,如果他們把投到經濟體當中的錢收回的話,監管當局引領的市場人氣,可能會面臨兩次觸底的惡劣情況。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說,日本的新經濟體——安倍經濟體看似不錯,減少了對美國的依賴。隨著美國貨幣政策越來越寬松,資產價格會有越來越好的表現,歐洲的央行也應擴大這方面的要求,但是它們還沒有做。美國的定量貨幣寬松,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經濟的恢復,可能會讓它的前景比日本或者是比歐洲要好。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說,印度的增長大概是4%,它的貨幣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同時它也有一些行業,比如說采礦業就會慢慢的下降,并且由于改革,制造業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印度的改革是比較緩慢的,不像中國,印度會有財政預算的問題,也有赤字和通脹的問題。我們對印度是一種喜憂參半的態度。俄羅斯的情況也不是說非常的不一樣,如果是依靠產品和石油出口,它的商品價格會有一定的波動,影響到經濟。我們也知道俄羅斯的這種行業需要有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剛才說有幾個國家都能提供更好的機會去促進人力資本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在亞洲像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有進一步的增長,對于2014年都是非常重要的。 非洲的整體增長是5%,但是在南非和北非地區呈現出不太平衡的增長狀況。我們可以看到非洲的一些國家,也承受著相關的壓力,比如說中東和北非地區受到政局不穩定的影響。在非洲還需要更強大和夯實的基礎設施,才能夠追上其他國家的發展。這種產出還會轉移到非洲,但是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全球經濟的增長,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認為,如果經濟要實現很高的進步,肯定需要一場革命,而不是一場循序漸進的演變,包括像數字時代的革命,我們需要更強有力的變化。他說,在未來而言,這種增長在哪里?我們也不太清楚,可能美國的會說由創新推動長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認為在21世紀有很多新的生產技術,包括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出現了很多技術方面的推動,數字技術運用到全球各個不同的領域,但是現在我們卻沒有看到這樣一波革命的機會。可能我們說的一些是空中的交通或者是運輸,對于空中的交通而言,在過去的50年發展的也很快,噴氣式飛機發明以后,我們知道人們飛行的旅程和時間都大大的提升了,但這并不是革命,而是慢慢發展的一種進步。這也是象征并且彰顯了我們的高新技術。 在工業改革方面中國還是任重而道遠,中國的增長在過去幾十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的農業部門,跟工業發展的調節和平衡還要進一步的提升,因為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進一步的工業化和進一步向高新技術轉化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任務。對中國來說更加靈活的商業環境很重要。另外就是環保方面,中國有城市化,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由于人口的遷徙和人口特點的變化,也發生著變化。就是怎么樣能夠讓城市的發展是可持續性的,怎么在農村人口向城市遷徙的時候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目標在哪里,知道美好的情景在哪里,關鍵是怎么去做。政府宏觀赤字要解決,要用可持續性的方法來管理財政。另外面臨著業界普遍工資看漲的問題,可以看到這種金融的部門需要進一步的改革,來更好的去資助一些新技術的發展。”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我們也的確需要做到一些關鍵的方面,如此才能夠讓金融部門更好的匹配整體經濟的發展?傮w而言,短期經濟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長期來看,像人口的老齡化就需要我們有很好的養老體制和醫療體制來配合解決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