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鄭昌泓:"拼了命干出的南車速度"
      2013-08-23   作者:記者 楊燁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也許是和鐵路打了半輩子交道,和其他央企掌門人不同的是,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除了待人親切外,言語中總透著一股子西北人特有的實誠,講到高興的地方,他會下意識地扶一下眼鏡,音調也會微微提高。
        就是這樣一個人,帶領著中國南車創造了高速列車的眾多第一,并躋身世界軌道交通裝備“三強”。中國南車以獨特的創新之路,成為領跑高鐵時代的裝備制造企業。目前,動車組、機車、城軌地鐵、客車、貨車等產品形成了完整的譜系化產品,其性能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和鐵路打了半輩子交道,我就是要讓中國南車,成為一個高品質的象征,讓人們聽到中國南車就放心、安心。”鄭昌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奇跡都是‘拼了命’創造出的”

        坐在記者對面的鄭昌泓表情沉穩且謙和,笑容親切卻也不失威嚴,因為剛剛主持召開了一個內部會議,匆匆趕來的他額頭還泛著一絲細汗。
        鄭昌泓是個造火車的人,說起高鐵,他的話語中總是會透露著一絲自豪。“過去我們是跟著老外學,現在我們做的不比他們差,而且我們的高速列車非常舒適、平穩,甚至比外國的列車還準時。”他說。
        作為一家中國高速列車生產企業的“領軍人”,鄭昌泓永遠記得,第一次乘坐歐洲之星時,內心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前后僅6年,中國高鐵就實現了世界運營最高速度的飛躍。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鐵路也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并列為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成果。
        “創造奇跡永遠沒有捷徑,就是全體南車人沒日沒夜廢寢忘食干出來的。”談起南車的創新之路,鄭昌泓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而是思考良久道出了這句樸實的話。
        他向記者回憶起了這樣一個片段:面對南車突飛猛進的技術研發速度,日本川崎重工的會長來青島參觀后提出相同的困惑:“你們從引進技術到完全自主研發最起碼要花10年的時間,而現在完成這個進程只花了不到5年時間,究竟是為什么?”他當時回答很簡單,“我們沒有少花時間,更沒什么過人的聰明才智,其實就是‘一天當兩天用’比別人多留些汗水罷了。”
        鄭昌泓告訴記者,中國南車很早確定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條腿引進消化吸收,另一條腿就是“自主創新”。一開始,南車通過引進技術,將外方的技術、生產過程等充分吸收并固化下來,然而真正核心的技術比如源代碼之類,是花錢也買不來的。
        正因為如此,在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同時,南車科研團隊也開始進行自主研發,在鄭昌泓的記憶中,在那以后,連續五六年的時間里,南車的科研人員和管理干部幾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沒有周末休息,甚至連春節都只放一天甚至半天假。在線上工作的售后人員有的甚至五六年都沒有回過家。
        “高鐵技術涉及到國家產業安全,對于南車而言,核心的技術必須要突破,否則你的企業想要真正具有競爭力都是空談。”鄭昌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令人慶幸的是,南車人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南車的產品及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正在從“國內領先”向“國際領先”邁進。“特別是我們南車制造的300公里的列車,是完全自主的,國內配套率達到90%以上。”鄭昌泓驕傲地說。
        除了辛苦的付出,中國南車的自主創新還具有“開放”的特點,鄭昌泓將其概括為“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實施協同創新。”據他介紹,南車在創新的過程中,聯合清華、北航等國內知名高校,還有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和專家,調動優質資源來共同進行研發。“正是因為開放,所以研發、創新速度很快。”鄭昌泓說,他指指手邊的模型,“CRH380A型動車組的誕生就具有代表性,以南車為主體,聯合了50余家企業、30余家科研院所與高校共同研制,60多名院士、500多名教授、近萬名企業研發人員參與該項目。”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創新成果加速產業化,中國南車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是巨大的。鄭昌泓向記者列舉了一組數字:2007年,中國南車的企業科技投入為13.4億元,2012年,這一數字已經攀升至47億元。5年間,南車累計投入科技創新資金近200億元,年增長率在40%左右。這樣的投入,在鄭昌泓看來是值得的。

        向豐田學習“精益管理”

        虛心借鑒和學習讓南車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瓶頸,同時也讓中國南車在國企管理創新的改革過程中順利“突圍”。
        “比起蓋現代化的車間、壯觀的辦公大樓,南車向現代化的企業轉型過程中,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觀念,這場仗一定要打得漂亮。”談到企業的管理創新,鄭昌泓這樣告訴記者。
        時間倒回至2008年6月,當時正值中國南車上市前夕,同時也是中國鐵路基礎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期。鄭昌泓回憶稱,“我們面前既有很好的發展機遇,又有很現實的經營壓力,班子成員都在集中思考公司下一步的發展問題。”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進行管理變革,抓住市場機遇必須依靠高品質的產品,為股東創造價值必須重視成本和效益,在這三者的結合帶,我們發現了‘精益管理’”鄭昌泓說。精益管理最早由日本豐田公司提出,后來在日本企業鋪開,又逐漸推廣到了全球。“精”表示的是精良、精確、精美;“益”表示的是利益、效益。這個“益”要靠“精”來保證來實現。精益管理包括精益品質管理,它有一個三不原則,就是不制造不良、不接收不良、不傳遞不良。精益品質體系是強調人、物、標準融合的體系。
        “我們對精益管理進行了非常細致的研究,認為中國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來運用它是非常有益的。作為一個現代化、和國際接軌的企業,中國南車要想打造出優秀的、高品質的產品,就需要推行精益管理。”鄭昌泓說。
        2008年6月之后,中國南車開始試點精益管理,后來逐步推開。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是一家市值接近600億元央企的“掌門人”,也面臨著自上而下的巨大阻力。“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方法是個痛苦的過程。”回憶起當初的變革過程,鄭昌泓坦言。他說,“剛開始大家不理解,既然已經有了成型的規章制度,為什么還要實行這種管理?但是,在真正推行這種管理方式后,員工嚴格進行節拍化的生產,不僅產品質量不合格率降低了,而且員工也切身感覺到他們的生產環境改變了、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效率提高了,連工資收入也增加了,員工的加班加點也少了,有時間休息調整。所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對企業、對員工都有益。”體會到改革的好處,改革的動力自然就有了。

        要成為世界的“中國南車”

        可能和一直在企業有關,鄭昌泓和記者的交談中并沒有太多浮夸的辭藻,他經常說,自己很幸運,南車也很幸運,因為趕上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高速鐵路建設大發展的時期。《“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等,都奠定了我國鐵路仍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國內的鐵路大發展方興未艾,中國南車在國內主營業務的發展有著天然的“好”環境。
        但是從更長的周期和更廣的視角來考慮,鄭昌泓的目光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國內高鐵市場,而是將南車的發展鎖定了“國際化”和“適度多元化”。
        據悉,中國南車“十二五”發展戰略已經明確了將在十二五期間形成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專有技術延伸產業、資本運營“三位一體”的國際化經營格局。南車包括高速動車組、大功率機車、城軌地鐵以及客車、貨車等系列化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出口到全球80多個國家。與此同時,中國南車還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建有生產服務基地,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建有專業研發機構。另外,中國南車還參與了多項國際標準的制訂,并主導制訂了兩項國際標準。
        “過去我們是生產配套部件出口給國外的制造企業,并且他們在我國國內采購生產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產品,如鑄鋼、鍛鋼等。現在,是國外企業為我們生產配套產品,并且我們到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等國建立企業。”這樣的變化,在鄭昌泓看來,正是中國企業以及中國南車國際化程度提高的真實寫照。
        他說,盡管當前歐洲經濟復蘇乏力,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歐洲市場對軌道交通裝備的投資有所放緩,但世界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容量仍然巨大,非洲、東南亞、獨聯體和拉丁美洲等國家軌道交通市場增長迅速,南車在新興市場大有可為。“目前我們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以及阿根廷等國家的市場拓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后我們將積極推動海外項目的本地化,推廣制造+服務的商業模式,不斷探索和優化創新商業模式,加速從出口貿易向國際化經營的轉變。”鄭昌泓說。
        當然,中國南車的國際化經營的路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際化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現在全球軌道交通的需求比較大,但中國南車的海外收入在總收入的占比僅為10%左右。我們未來的規劃是起碼要達到20%、最終達到30%。”鄭昌泓坦言,一個國際化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必須達到30%以上,而中國南車與這一目標還存在一定距離。“我們要經過不斷努力,通過市場擴展、產品提升、服務改善、國際影響力增強來占有市場和推廣品牌。要從現在的100億海外收入做到300至500億的收入。”他說。在他看來,繼續深化國際化的道路并不容易。他直言,缺乏國際化經營的各類人才是南車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缺乏人才,對外國的政治、法律、環境、風險的評估方面就會存在缺陷。
        除了“國際化”,鄭昌泓表示,“適度多元化”也是南車未來發展最主要的方向。他直言,軌道交通的產量畢竟是有限的,也有高低年份之分,不能過分依賴,而要把它作為立身之本,發散的考慮多元化發展。目前,中國南車從軌道交通的行業跨出去,用軌道交通的制造優勢,帶動企業做了一些產業鏈上延伸產品,如風力發電設備、電動汽車、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工程機械、發動機、電力電子等產業已形成一定基礎,進入快速成長期。鄭昌泓還對記者透露,未來,中國南車還將繼續做大做優做租賃業務。

        “有時候做正確的事情需要敢冒險”

        和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不一樣,隨著經濟形勢的日趨復雜,國資委對于央企的考核也逐漸嚴格,如何在“謹慎”和“機遇”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也成為包括中國南車在內的很多央企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既然國資委選擇了你、你的員工選擇了你,你就要承擔其責任,這包括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因為央企是‘頂梁柱’,你要兢兢業業地把企業做好,對國家負責,對九萬員工負責。”鄭昌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向記者坦言,作為一個與火車打交道30多年的老鐵路人,中國南車“掌門人”的身份,帶給自己的不僅僅是榮耀,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
        “我必須時刻懷著如坐針氈、如履薄冰的感覺,排除哪怕針尖大的失誤。”不似人們印象中高高在上的央企領導,鄭昌泓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充滿了謙卑。
        但是這并不代表著要讓企業停下來“吃老本”。鄭昌泓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央企負責人,更需要一種敢于冒險和勇于擔當的精神。
        鄭昌泓說,中國南車的目標是要打造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個響亮品牌,和波音、GE、西門子等企業一樣成為高品質的象征。聽到中國南車,人們就放心、安心。
        “這個目標光靠‘吃老本’是無法實現的,南車要發展必須繼續向前走,任何機遇都會伴隨著挑戰和風險,好的收益和風險往往是成正比的,作為企業的領導層,你需要考慮的是對要做的事情進行充分的論證和研究,對于企業發展有好處的事情,即使有風險,但也一定要迅速抓住機遇,給大家掌好舵。”他說。
        “年輕的時候在綠皮車的硬座地板上都睡過,聽說家鄉蘭州的高鐵馬上就通車了,我一定要回去坐一坐。”在訪談結束走出門口的剎那間,鄭昌泓轉回頭對記者說,笑容里充滿著西北人獨有的真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消息稱中國南車近期將發行10年期公司債 2013-04-11
      · 中國南車中標土庫曼斯坦客車項目 2013-02-01
      · 阿根廷購與南車簽4.63億美元城鐵采購合同 2013-01-11
      · 京廣高鐵70%以上運能中國南車造 2012-12-20
      · 中國南車正式涉足頁巖氣開采領域 2012-10-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 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影视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