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要求: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堅持先行先試,既要積極探索政府經貿和投資管理模式創新,擴大服務業開放;又要防范各類風險,推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之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
7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標志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成為國內首個符合國際慣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此舉將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
專家表示,新一屆政府施政以來,從簡政放權入手,繼而再啟改革新“試驗田”,全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雄心盡顯,未來一系列綜合經濟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會議強調,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堅持先行先試,既要積極探索政府經貿和投資管理模式創新,擴大服務業開放;又要防范各類風險,推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之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這有利于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從近期權威人士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方案擬定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的政策開放,并尋求管理、稅收、法規等方面的創新。
前不久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在申請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徐權表示,自貿區的試點內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產品創新等,也涉及一些離岸業務。另外,上海將推動稅收創新,包括離岸貿易、金融采用低稅率,對境外投資收益采用分期繳納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企業發展。
浦東新區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萬曾煒曾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人民幣不斷升值、傳統外貿出口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提出試點自由貿易園區實際是倒逼改革之舉。自由貿易試驗區將突破現有的金融外匯監管的條框,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贏得更多的制度紅利,全面提升上海在亞太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