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財政收支矛盾明年更加突出
      專家預計赤字規模將適度擴大
      2012-12-24   作者:記者 張莫 梁嘉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展望2013·年終系列報道之五

        “看來真要做好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了。”談到明年的基層財稅形勢,中部某省的國稅工作人員小王感嘆道。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9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增幅也同比回落14.9個百分點。簡單的數字,在小王看來,卻是能夠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壓力。她告訴記者,市縣兩級政府在總局、省局稅收計劃基礎上增加了20%以上的定額,加上國稅總局強調減少稅收“跑冒滴漏”和堅決禁止收“過頭稅”,預計明年的稅收征管難度更大。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財政收入高速增長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多位業內專家也告訴記者,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之下,2013年赤字規模的絕對數量仍要體現相應的擴張力度,預計赤字率也有相應的提升空間。而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結構性減稅將進一步完善,并將推動更深層次的稅制改革。

        形勢 財政收支矛盾日趨凸顯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從2012年的整體財政收入情況來看,1至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89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94億元,增長11.9%。總體看,今年財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明顯回落,1月至11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9個百分點。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李全指出,前11個月的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完成預算進度有所加快,但整體財政收入有所回落,這其中有三個原因:一是與金磚四國的情況類似,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財政收入有著實質性的影響;二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下降對財政收入有著進一步的拉動趨勢;結構性減稅也對財政收入放緩有一定影響。
        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的同時,今年前11個月的財政支出也有著明顯的增長。數據顯示,1至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048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940億元,增長17.9%。
        展望2013年以及未來的幾年,這種財政收支矛盾可能日趨凸顯。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講話時指出,從財政看,2013年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收入方面,國際經濟形勢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困難,企業利潤下降,結合稅制改革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都將減少一些收入。財政收入增長將會比較低。支出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尤其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農業水利等支出需求較大,穩定經濟增長和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等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劉尚希對此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兩位數下移至“七上八下”成為一種常態,中央和地方財政都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在收入方面,至少明年財政收入不再可能保持遠超GDP增速的高增長水平,有可能退回10%左右甚至更低的增長水平;在支出方面,教育、社保、住房、三農、小微企業等剛性社會支出規模很大、壓縮很難。
        與此同時,業內專家還指出,2013年,中央財政比起地方財政可能面臨更大收支壓力。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是中央財政相對于地方財政的投入壓力不減;另一方面,明年資源稅、環境稅、房產稅等領域稅制改革所創造的新增稅收主要歸屬于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關系不大,中央財政缺乏稅收增量的足夠“彈藥庫”。

        預測 赤字規模可能適度增加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和推動結構調整的作用。“我國從2009年開始至今,已經實施了4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明后兩年積極的財政政策仍然不能退出。”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首先是適度擴大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于我國的財政赤字相對規模還遠低于美國和歐盟的水平,因此明年的財政赤字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華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2013年宏觀經濟展望》中表示,總體看來,遵循從危機政策逐步退出的取向,2009年以來財政政策力度是逐步縮減的過程,2012年預算赤字占比GDP由2010年的1.8%下降至1.5%,規模有所縮小。展望2013年,由于通脹壓力減少,同時中央政府項目、民生建設投入進入高峰期,赤字的擴大將是必然之舉。預計2013年財政赤字率將達到2.0%,按照赤字率擴大到2%的水平,同時GDP以8%增速計算,那么2013年的赤字規模為1.2萬億元,較2012年的8000億元大約提高4000億元。
        劉桓也指出,由于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財政收入也連續幾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明年財政赤字的規模仍會不斷擴大,但不可能陡增,有可能呈現階梯式增長,并確保赤字率維持在3%的國際“警戒線”之內。
        業內專家還認為,明年的債券發行力度也不會小。巴曙松在《2013年宏觀經濟展望》中指出,投資的力度需要加大,比如基礎設施(中國新的政治周期來臨是最常用的手段),需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來穩增長。因此,在主體稅收收入有限的前提下,政府無疑會加大債券發行力度。
        “我國目前的債務余額約為20萬億元,中國的資產負債率約在40%,遠低于美國的100%、日本的227%,仍然在安全的范圍之內,政府可能擴大國債發行規模。”蘇明指出。

        改革 結構性減稅將進一步完善

        謝旭人日前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講話時明確指出,2013年財政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
        “毫無疑問,明年結構性減稅最現實有力的武器還是營改增。”劉桓稱,如果現有試點進展順利的話,預計明年仍將會有10個以上的試點獲批營改增。
        謝旭人也表示,明年將加快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抓緊研究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在全國試點的方案,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隨著明年營改增試點行業和地區的擴圍,增值稅作為主體稅種,預計將達到幾千億的減稅規模。”劉尚希說。
        除了營改增這一重要抓手之外,業內人士指出,明年,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科技創新的各項財稅政策也有望更多的出臺。李全指出,要不斷通過財稅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要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對環保節能類產業加以促進,而對非環保類產業繼續實施限制性政策;進一步通過財稅體制改革,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特別是需要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快速發展,降低其發展負擔。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減稅不是一刀切的減稅,而是“有增有減”。劉桓指出,當前全社會對結構性減稅的期望值很高,但結構性減稅并不意味著“稅收減得越少越好”,其更多意味著的是“把水放活,把魚養活”,即涵養稅源。在“開源”方面,該收的稅還是要收,特別是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環保稅、資源稅、碳稅等新增稅種、稅目等。
        實際上,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就指出,明年將繼續推進改革,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進一步發揮好稅收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北京主持召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調研工作座談會時指出,“明年財稅體制改革重點要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促進結構調整,同時正稅清費,減輕不合理負擔,培育地方主體稅種,增強地方自主發展力量。”其中,“培育地方主體稅種”的說法十分引人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此前就曾指出,如果到2015年增值稅作為一個主體稅種,全面覆蓋營業稅,那么意味著地方政府手中幾乎唯一的主體稅種就被徹底鏟除。但一級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平衡權力要求它必須擁有獨立的稅源,而且是它自己能夠掌控的獨立的稅源。由于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四個主要稅種可能都不會納入地方稅種,因此,財產稅、房地產稅開征的步伐就可能提速,而這一提速就是整個中國稅收制度的整體性變革。

          相關鏈接:年終系列報道

          2013年投資增速有望小幅回升

          明年消費有望成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

          外貿個位增長態勢恐難改

          物價漲幅有望控制在4%以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明年積極財政政策著力點確定 結構性減稅居首 2012-12-21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何強調結構性減稅 2012-12-18
      · 結構性減稅是急需動力 2012-12-17
      · 解決經濟矛盾不應僅靠擴張赤字 2012-09-19
      · 財政收支矛盾步入凸顯期 2012-09-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最新手机AV在线不卡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