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齊魯證券半年IPO零記錄 挖回的保代多離職
      2012-08-27   作者:見習記者 蔡俊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去年還風光無限的齊魯證券,今年卻面臨著業績重挫、高管變動的震蕩局面。
        就在一年前,齊魯投行還頻繁從各家券商挖走25位保代,在此帶動下,公司的業績水漲船高,一躍從中下游方陣擠進券商前20名的行列。
        然而,去年還是一匹黑馬的齊魯投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卻大幅下滑,不僅一單IPO項目未發,縮水的收入也倒退回中下游的行業地位。同時,齊魯投行的高層人員震動,三年內換帥三次,頻繁的高管流動讓外界對這家券商的穩定性產生質疑。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齊魯投行的大起大落?市場一直有疑問。
        理財周報記者曾多次聯系齊魯證券總部辦公室,但電話均未接聽,8月22日,記者來到齊魯證券在上海的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因目前正處在緘默期,不太方便接受采訪,并表示總部的電話無人接聽,或許已表明了一種態度。
        此后,記者經多次輾轉反側,聯系到了齊魯證券的相關負責人,但在一番溝通之后,公司以采訪需董事高層同意而婉拒記者的提問。
        不過,如果我們追溯本源,從這場大起大落的源頭開始,或許可以看出些端倪。

        拋物線的投行業績

        在默默徘徊中下游券商投行業務多年后,2011年,齊魯證券以黑馬的姿態突然出現在市場面前。
        根據年報,公司去年總計完成16單承銷項目。其中IPO項目6單、增發1單、債券9單,項目總數超過2009年和2010年的總和,募集資金達到123.6億元,同比增長38.25%。同時,在水漲船高的數量與募資規模帶動下,齊魯證券去年獲得承銷費2.27億元,比2009年與2010年的總和還高出42.77%。
        尤其在投行業務最核心的領域IPO項目中,公司的突飛猛進更為明顯。齊魯證券去年承銷6單IPO項目,而在此之前的2009年、2010年,公司兩年總計也只承銷3單。募集金額達到38.6億元,超過2009年與2010年總和的40.88%,獲得的承銷費用高達2.17億元,同樣高于2009年和2010年總和的68.22%。
        縱觀齊魯證券在券商投行的地位,2010年,在67家有投行業務的券商中,齊魯投行只排在第40位,處于行業內的中下游,不過,2011年齊魯投行迅速崛起,在行業競爭加大、相繼有9家券商新增投行業務后,齊魯在76家券商投行中排名第20位,終于在中上游梯隊爭到了一席之地,提升速度顯著。
        市場普遍認為,齊魯的業績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其實與其去年的瘋狂挖角不無關系。
        據統計,去年先后有25位保代分別跳槽至齊魯證券。2010年,公司的保代人數還是38位,但在去年人員“大補血”后,這個數字一下躥升到61位,其中新增保代人數占到總數量的41%。
        兵強馬壯之后,齊魯投行的業績于去年實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有誰料到,僅僅半年不到,齊魯證券的投行業績卻出現了拋物線式的下墜。
        根據統計,2012年前六個月,齊魯總計承銷12單項目,盡管數量上同比增加了5家,募集資金也有小幅上行,但在最核心的IPO領域,齊魯證券竟然顆粒無收。
        從歷史數據看,齊魯在2011年上半年發行IPO項目3單,募集資金達到67.7億元,承銷費用實現1.14億元。然而,這些在2012上半年均為零。雖然齊魯證券今年在企業債上有所發力,9單項目比去年多出5單,但在日趨激烈的投行戰場,多發行IPO項目賺取承銷費才是投行業務最基本的保障。
        齊魯證券在上半年的承銷費用為1717.29萬元,這個數據同比縮水高達562%,在69家券商排名中,齊魯的承銷費用僅僅排在第42位,一夜回到解放前,好不容易在去年擠進中上游梯隊,到了今年卻又重新掉落到中下游隊伍。
        這其中,去年新增的25位保代,除李黎明在證監會網站已無記錄外,其余的24位,只有武利華、陳仕郴、付靈鈞等3人在“具體負責項目列表”的機構名稱中,填有齊魯證券的名字,也就是說,僅這三人自加盟齊魯證券后有親自負責的保薦項目成功發行。

        走馬燈式的高管,從薛軍到鄧暉

        三年換帥三次,齊魯投行部的負責人走馬燈式地更換頻繁。
        2011年,齊魯證券相繼挖來25位保代,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數從招商證券跳槽過來的李黎明。
        在去年3月跳槽齊魯證券之前,李黎明在招商證券的職務為投行部執行董事,同時也是招商投行一個團隊的團隊長,管理七八個人員和兩位保代。在招商的7年時間里,李黎明善于再融資項目,參與過國光電器、星湖科技、南京醫藥等再融資項目,并且作為負責人,主導過萊鋼(已終止上市)股改、深南光(已改名為“中航地產”)增發、江西紙業(已改名為“中江地產”)并購重組、四川長虹分離債等項目。而最令他聲名鵲起的,卻要算招商輪船的IPO項目,當年招商輪船以投資公司的名義上市,主營業務均在海外,這在中國上市公司中屬于首例。
        而在轉投至齊魯證券后,李黎明的職位大大提升,他擔任總裁助理兼投行董事總經理,還將招商證券的兩名同事陳春芳與劉勝民,招至齊魯麾下。劉勝民在招商時曾負責三項IPO項目和兩項增發項目,來到齊魯后,他擔任投行部的董事總經理一職。
        投奔齊魯證券后,李黎明一上來就力推公司與廣東省農墾集團的合作,不僅為其發行規模超過20億元的企業債,而且,還為集團旗下的橡膠、糖業公司提供IPO或借殼上市服務。
        可以說,李黎明咄咄逼人的氣勢與表現與當時主管投行的薛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為人低調的薛軍,風格與李黎明截然相反。2008年來到齊魯之前,薛軍是在國信證券的投行部工作,在那一年,時任國信證券副總裁兼投行部總裁的張桂慶離開國信,前往齊魯擔當總裁一職,作為張桂慶的老部下,薛軍也追隨其來到齊魯,并委以負責投行業務的重任。
        一位與張桂慶共事多年的國信投行員工告訴記者,張桂慶當時跳槽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齊魯給的職位更高,而且在離開后,他還挖了些人到齊魯證券。
        此后的時間里,薛軍重構投行團隊,擴張投行的人員數量,截至2009年,投行部人員達到109人,占總人數的4.23%,遠超自營、研究、資產管理部門。
        然而,人員規模的擴張并未帶來業績的明顯上升,從2008年到2010年,齊魯投行在行業內只能屬于中下游水平。一年之后,張桂慶離開齊魯證券,接替者為原主管經紀業務的副總裁鄧暉,鄧暉自出任后一直擔任總裁至今。
        “張桂慶的離開是因為身體原因,至于真實情況可能也另有原因”,一位曾在張桂慶手下做事并已離開齊魯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隨著張桂慶的離開,薛軍等原國信過來的人員去留也成為當時關注的焦點。
        或許是李黎明任職后的強勢表現無形中給了薛軍壓力,也或許是齊魯投行在保代大補充后,人員結構發生調整,去年7月,薛軍被調整分管范圍,改由分管齊魯證券的直投公司——魯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然而,僅僅4個月之后,薛軍就辭去齊魯的職務,跳槽到申銀萬國(微博)擔當總經理助理一職。就此,李黎明接替薛軍的副總裁職務,主管投行業務。
        天有不測風云,有誰料想到當初高調的李黎明接任齊魯投行半年之后,就默然離場。
        今年4月,齊魯證券的副總裁李黎明匆匆離職,時值齊魯投行業務在2011年異軍突起,市場對其2012年的表現有所期待的節骨眼上離開,一時間有關其因涉嫌腐敗被捕的傳言甚囂塵上。
        一個月后,證監會發布公告,李黎明因涉嫌利用職務侵占招商證券3000余萬元、內幕交易漫步者股票、違規購買所保薦的擬上市公司江西西林科股權行為等三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立案調查。
        東窗事發后的李黎明被捕調查,齊魯證券的投行負責人位置則由總裁鄧暉親自接管。

        挖團隊的模式

        從薛軍到李黎明再到鄧暉,三年三個投行負責人,齊魯證券的高管流動率為何如此之高?
        從發展歷史看,齊魯證券的原來基礎薄弱,論體量在眾多券商中屬于小型,在競爭日趨激烈且同質化嚴重的券商行業,中小券商要想實現鯉魚跳龍門,發展成大券商,人員的因素就顯得特別重要。
        齊魯證券選擇的就是這條道路。2008年,他們從國信投行挖來張桂慶,當時國信投行在他的帶領下,相繼幾年都在發行數量排列券商首位,尤其是中小板IPO的保薦項目遙遙領先同業競爭對手,齊魯以總裁職位力邀其加盟,看中的就是張桂慶豐富的資源和經驗。
        然而,這種模式的弊端就在于挖來的團隊一旦人員,特別是領頭人物有所變動,就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張桂慶從國信挖來部分人員到齊魯投行,但一年后自己離職,對那些舊部而言不可能沒有影響。之后,齊魯投行的業務一直做不上去,直到去年新團隊的注入才讓齊魯異軍突起,新人來舊人去的結局在所難免。
        而接管投行業務的總裁鄧暉,先前也因在德邦、長江、湘財鄧券商分管經紀業務出色而被挖至齊魯證券。在接替張桂慶出任總裁前,他主管的齊魯經紀發展迅猛,是這種中小券商挖團隊模式下較典型的案例。

        鄧暉時代的齊魯投行

        雖然李黎明的違規與齊魯證券無關,但在高層震動的影響下,鄧暉時代的齊魯投行面臨諸多挑戰。
        一位離開齊魯投行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投行在今年確實有些人員離開,比如先前在公司分別工作2年、3年的保代艾可仁、陳正旭目前都已離職。
        記者從證監會的網站上了解到,陳正旭進入券商投行業已有15年,先后在南方證券、興業證券、安信證券任職,齊魯證券工作期間,曾具體負責過北京君正IPO項目、蘇州固锝定向增發等項目;而艾可仁,先前有在華泰證券工作經歷,轉投齊魯后,負責過華宏科技的IPO項目。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早在李黎明離職前,齊魯總裁鄧暉就一直關注投行業務,他希望能將投行業務盡快帶起來,不過,齊魯投行雖然去年表面的成績不錯,但再融資這塊的業績是有所下滑。由于鄧暉的性格比較要強,他曾在會議上批評過李黎明,李黎明東窗事發后,鄧暉接管投行業務,就順理成章了”。
        還有一種傳聞,是說李黎明請辭后,因鄧暉是武漢人,公司曾有人提議他可以考慮憑人脈資源,從長江證券請一位投行人士接管業務。不過,業內人士稱鄧暉精力充沛且個性較強,且長江證券近幾年的投行業務發展一般,所以從長江挖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接受記者的電話采訪時,齊魯證券總裁的鄧暉也匆匆表示,“近期不會做調整”。
        而一位接近鄧暉的券商投行人士稱,鄧暉的個人能力強,目前對齊魯投行這些年的變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親自接手投行,就是要先整頓內部秩序,把李黎明留下的局面先收拾好。
         據統計,下半年齊魯證券申報的IPO項目有16單,其中預披露1單、初審4單、落實反饋意見的有11單,數量與光大證券一樣,在券商儲備中排在第15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齊魯證券稱與李黎明舞弊案無涉 2012-04-26
      · 齊魯證券提出經紀服務創新 2009-06-24
      · 齊魯證券發售首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 2009-06-02
      · 齊魯證券:監管層表態 有穩固市場信心的傾向 2008-02-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