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低之后,昨日,大智慧小幅收漲0.88%,股價報4.68元。但其股價還是低于同為金融數據服務商的同花順和東方財富。大智慧上市時曾被各大券商贊為金融信息服務領域的龍頭,公司2011年1月上市以來進行一系列激進的擴張和并購,彪悍的風格一度引得資金追捧,但公司每況愈下的財務數據,讓公司股價在同類公司中表現遜色。
8月18日公司公布的2012年中期業績再度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其中報顯示,手握17億元現金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卻虧損5000余萬元,此外,公司5個募投項目有4個放緩了進度,而公司卻依然不惜血本地招兵買馬,讓投資者直呼不明白。
業績大幅下滑
8月18日,大智慧公布的中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凈虧損5517.84萬元,去年同期公司盈利5675.18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減少22.12%;每股凈虧損0.04元,去年同期公司實現每股盈利0.042元。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研發、人員儲備、場地建設等投入,同時市場低迷影響了當期收入。
有研究機構統計,全球金融信息服務業總收入超過250億美元,約合1600億元,而業內人士估計,中國金融信息服務業市場規模僅為50億元,目前國內金融信息服務領域的企業主要為萬得、同花順、大智慧、通達信等企業。大智慧憑借其進入行業較早的優勢,在個人用戶方面占有較高的份額。因此,2011年1月上市以來,公司試圖在穩固個人用戶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向機構客戶和海外市場等領域擴張。
而其擴張最為明顯的特征是,員工人數的急速膨脹。
公司2011年上市時披露的數據顯示,當時的在冊員工人數僅為421人,而截至2011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顯示,在職員工人數增加至1079人。
在員工的薪資待遇方面,銀行賬戶余額達到17.33億元的大智慧毫不吝嗇。
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大智慧給予高級產品規劃經理的年薪介于25萬元至40萬元;行業研究、新聞輿情等領域的產品經理年薪在30萬元左右;市場部高級經理的年薪也介乎30萬元至50萬元之間;營銷總監的年薪則可達到80萬元。這樣的薪資待遇要遠超同行。
“2011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都不好,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依附于金融的數據服務商日子也不好過,但為搶占市場先機,擴張是不能停止的,只是策略和節奏的問題。”國內一家金融信息企業的高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其看來,大智慧的擴張策略相當激進,尤其是人力資源方面。
員工人數和待遇的增加帶來的影響便是管理費用的增加。
數據顯示,2011年中期公司管理費用為8405.66萬元,而今年年中該數字增加至1.53億元,僅管理費用一項支出就增加超過7000萬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營業收入下降22%的情況下,公司管理費用卻增加了83%,利潤下滑在預期之內。現在公司惟一的希望就是花大筆資金投入的產品線上市后能夠帶來業績突破,只是產品線上市時間還很難確定。
并購躍進募投放緩
事實上,大智慧躍進的不僅是員工人數,2011年以來,公司還大手筆地進行了多筆并購。
2011年大智慧先后以2900萬美元和165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香港阿斯達克和上海財匯。當時上海財匯收購價格折合人民幣1.09億元,曾被質疑溢價過高。
今年2月大智慧再度出手1000萬元收購北京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相關資產。
今年5月,大智慧又以2730萬元的價格收購上海龍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70%股權。
直至最近的8月14日,公司又發布公告稱,擬不超5億日元收購日本一公司。
而與大肆并購擴張截然相反的是公司募集資金投資的5個項目中,4個項目的進展卻相繼放緩。
公司募投項目包括金融終端升級項目、金融終端手機版升級項目、券商綜合服務系統升級項目、大智慧專業財經視頻項目、金融終端國際版開發項目等5個,但從公司中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除金融終端升級項目進展了95%以外,其余4個項目的進展均在40%以下。
對此,公司在中報中解釋,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國內資本市場持續低迷波動,金融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受到了較大影響,公司基于謹慎原則,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市場情況,適當放緩了4個項目的硬件和軟件投入,并將根據宏觀經濟和市場恢復情況,適時調整募集資金項目投資進度。
而記者了解,作為競爭對手的萬得、同花順、東方財富等公司都在積極推廣手機終端的應用,公司此時放緩作為募投項目之一的金融終端手機版升級項目不知出于何種考慮。
記者帶著多個疑問致電大智慧,該公司董秘辦員工表示可以將采訪提綱轉交,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收到公司的回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大智慧專業財經視頻項目。經過變更之后,該項目擬投入資金1.98億元,目前投入資金6091.41萬元。今年來,大智慧招攬了眾多媒體界人士,計劃效仿彭博社打造一家財經通訊社。據了解,這個計劃便隸屬于專業財經視頻項目之下,而這也被外界看作該公司經營模式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