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在升溫。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7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新建住宅價格上漲城市個數已連續4個月增加。其中,新房環比上漲城市已達50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指標環比全面上漲。
房價抬頭,是否有必要動用新的政策工具?一些參與“經濟參考微話題”的博友認為,房地產調控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房產稅擴圍、限購擴容等政策近期都有推出的可能性。有博友表示,調控政策是否加碼并不重要,關鍵是要完善制度建設,破除不合理制度。
政策加碼預期增強
面對房地產市場波動,有博友依然淡定。
博友“賈臥龍”分析,“有消息稱樓市督查組回京后回復,各地樓市相對穩定,情況比較樂觀,市場不具備全面反彈的條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樓市調控不必加碼。與調查組結論同時出來的,卻是70城市房價的普漲,‘穩增長’與‘防價漲’之間,穩增長肯定會放到首位,房地產多少會有受益,至于調控,能保持現有政策穩定就已經不錯了。”
然而,越來越多的博友則預測新的調控政策出臺在即。
“近期,各地房價反彈跡象顯現,7月份70大中城市中,50個城市房價出現反彈,這已經觸及了高層‘絕不讓房價反彈’的底線,加之‘金九銀十’將至,近期中央出臺新一輪調控政策是必然的,而政策的力度必將大于以往。”認證資料顯示為“地產評論員”的微博用戶“吳其倫”如是表示。
另一位騰訊微博博友“僅此而已”也指出,現在的形勢是,這兩年積攢的剛性需求正在釋放。在此背景下,能穩定住現在的房價,已經是政府需要考慮的了。為避免房價大幅上漲,預計近期會出臺新的調控政策。
稅收政策出臺可能性大
目前,中央仍手握數項儲備政策,其中有哪些近期可能出臺引發博友猜想。
博友“張文龍”認為可改“限購”為“限賣”。他建議,“不要把房子當商品炒來炒去,15年不許賣,從16年開始可以賣,且稅率90%,此后每晚賣一年,稅率下降10%。”
博友“吳其倫”表示,近期可能出臺如下幾項政策:其一,40個信息聯網城市同步進行房產稅試點;其二,限購擴容至地市級城市;其三,對于普通、低價商品房,在土地供應、開發貸款、相關稅費方面給予優惠;其四,普通商品房實行預售款監管,非普通商品房實行現房銷售;其五,加大對地方政府調控問責的力度。
在種種儲備政策中,房產稅擴圍和提高二手房交易稅等稅收政策被博友寄予厚望。
“調控樓市,就是要擠出泡沫。”博友“希望之路”建議,對存量房廣泛征收房產稅,擠出房地產投資泡沫,這樣才有利于資本向實體經濟轉移,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
博友“馬子涵”則認為,二手房交易稅應該提高,將對炒房產生抑制作用。
完善制度建設是關鍵
較之中央將出臺哪些具體調控政策,一些博友更加關注房地產業的制度建設。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房地產市場的不完善,如果把它比喻一個超級商場,那么這種商場的設施顯然是不完備的,你見過未建設完善而能正常營業的超級商場嗎?”博友“馮謹”問道。
博友指出,短期的調控政策只能讓高燒的樓市暫時退熱,要讓房價回歸合理空間,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尚需加快制度建設步伐。
“中國房地產不理性、不穩定、不健康的關鍵仍然是長期制度的缺失。”博友“從頭做起2012”認為,管理層最好的舉措仍然是抓住目前房價尚未明顯上漲的關鍵時期,彌補房地產制度建設方面的欠賬。抓緊取消或完善預售制度,抓緊完善抑制投資投機的稅收手段,抓緊對全國住房進行普查,抓緊房地產登記的全國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