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銀泰、王府井等傳統百貨商相繼進軍電商,中國建設銀行日前也高調加入電商行列。全民電商時代已然到來,而價格因素已不僅僅是消費者網購的唯一考量因素,優化整個供應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為趨勢。
電商與快遞交叉“搶地盤”
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得到井噴式發展,以此為契機,國內快遞行業也得到了迅速擴張的機遇。然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令消費者詬病的快遞服務制約著電商發展,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開始交叉“搶地盤”——快遞企業建電商平臺賣商品,電商企業自建物流團隊配送自有及第三方商品,雙方“我發貨來你送貨”的合作伙伴關系正在瓦解。
記者分別從國家郵政局和京東商城獲悉,早在2010年,京東商城就已獲得快遞經營資質,可在全國提供快遞業務。今年6月25日,京東商城通過了國家郵政局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成為首批通過該項審核的企業。在這份首批企業名單上,還有電商巨頭亞馬遜中國。不僅京東商城,凡客誠品、唯品會等電商也于近日相繼向有關方面遞交“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申請。
物流費用是電商最大的一項費用支出,也是影響利潤的最重要因素。物流與供應鏈一方面通過成本路徑直接影響電商企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還通過客戶體驗深入影響著電商的品牌和口碑,對電商企業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據了解,1995年7月成立、1997年5月于納斯達克上市的亞馬遜,年銷售額近500億美元,覆蓋圖書媒體、數字電影、家居家具、3C數碼、日用百貨、平板電腦等全品類,是世界電商的行業標桿和旗幟。亞馬遜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基于高科技的龐大物流體系極為關鍵,其物流費用率為9%左右,而我國電商的物流費用率大多約為13%甚至更高。包括京東商城在內的多家國內知名電商立志成為“中國的亞馬遜”,也正模仿亞馬遜的成長軌跡迅速擴張。
遠早于電商平臺涉足物流領域,一些快遞物流公司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在電商領域有所發展。圓通速遞在2008年創辦了銷售農產品的網站新農網;2009年申通快遞自籌了99票務網,后更名鐵友網;2010年順豐速運試水建立了以銷售食品為主的順豐E商圈,低調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又于今年5月30日正式上線電商平臺順豐優選,定位于中高端食品網購。
電商自建物流并非易事
電商企業自建物流能夠提高配送速度和質量、提高用戶體驗,可以通過自有的物流進行新業務的推廣和品牌的宣傳,對已購客戶進行再次營銷,提升再次購買的可能性及客戶黏性,并提升資金的回流速度。但自建物流并非易事,先期投入成本極大,動輒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元,中小電商天然被排出門外。
京東商城2011年宣布三年內將投資100億元用于物流建設。蘇寧電器計劃到2015年建設完成全國60個物流基地,到2020年建成10個自動化倉庫,預期投入資金也需100億元。
據介紹,成功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前提,在于規模化的訂單和高效運作,尤其是末端派送的數量、效率及服務質量。按照相關機構的測算,若一個城市區域的日送貨量少于600單,自建送貨團隊每一快件成本為13-15元,無法實現盈利;若日送貨量上升至一萬單,則每一快件成本可降至兩元以下,可達到自建物流倉庫的要求。
根據京東商城最新的IPO路演報告,在整體營收中,物流費用(倉儲與配送)占比6.6%,以2011年營收212億元來計算,其物流費用為14億元。在北京、上海的自建物流成本已低于第三方物流。京東商城相關負責人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自主配送的物流成本在四元到五元,而使用第三方快遞的成本是八元到十元。
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7月10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的講座中提到,京東商城的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物流方面。電商成本有五塊:人工成本、房屋租金、市場費用、技術費用和物流費用,這五塊占了總成本95%以上。員工工資不能降;辦公用地不能減,房租沒法降;市場費用降了,流量和銷售額馬上掉下來;互聯網公司技術費用也不能省,算來算去,物流是唯一可變成本,這也是京東大力興建物流倉儲基礎設施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大電商砸錢建物流也未必能成功。”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指出,以阿里巴巴投資星辰急便為例,具有多年快遞企業經驗的原宅急送創始人陳平擔當“主帥”、背靠阿里巴巴這棵大樹,也未能避免星辰急便迅速倒閉的結局。現在在物流配送上都是有所收斂的,目前京東、凡客的物流都是開放的,大約80%快遞為自營商品配送,20%為第三方配送。
供應鏈優化定勝負
垂直電商間的價格戰、傳統企業轉型電商……全民電商時代已然到來,無論是價格戰、營銷戰還是物流戰、融資戰,優化整個供應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必須成為趨勢,這是電商之間競爭的實力和生命力所在。
有關人士指出,很多電商承諾了限時送達卻根本做不到,這是因為電商廠家無法掌控自身的最優庫存量和最優配送度。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了,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即供應鏈企業內部之間緊密合作,從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終的銷售配送這條供應鏈強,它的競爭力就強。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提出,支持快遞企業向服務鏈、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持續提升快遞品牌的服務價值,大力推進快遞服務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聯動發展。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目前包括京東商城、凡客等自有物流在整個快遞行業中份額不到5%,相當比例的業務仍需要依靠第三方快遞公司提供服務,特別是在一些偏僻的地區和四五級城市市場。因此,包括產業資本以及VC、PE等資本進入快遞行業,是快遞行業洗牌、更是走向成熟的表現。
徐勇建議,進軍電商領域的快遞企業需與現有電商差異化發展,否則快遞企業原有快遞業務會明顯萎縮,而提升現有快遞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仍是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