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18 作者:徐滇慶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一個民族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象征。既然是百家爭鳴,就不是一家、兩家,要十家、百家。不僅要鳴,而且要爭。只有在爭論中才能辨別真理,發展真理。 近年來在經濟領域中很少出現認真的爭論。有些文章很輕率地提出一些觀點,信手拈來一些似是而非的數據,邏輯混亂,前后矛盾,可是,只要打出“為民請命”的旗號,這些觀點就得以迅速蔓延,似乎成了輿論主流。雖然常常有人質疑這些觀點,可是卻很少有機會認真切磋。 例如:有人聲稱中國農村已經沒有多少剩余勞動力,達到了劉易斯拐點,因此應當大幅度增加工資;有人說,中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例太低,因此應當增加工資;有人說中國過度依賴出口,內需不足,需要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他們提出的辦法仍然是給員工增加工資,似乎只有增加工資才能促進內需;有人說城鄉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要趕快給低收入群體增加工資;等等。各種各樣的說法,光怪陸離,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核心就是要增加工資。盡管這些觀點當中包含著某些合理的成分,但依然可以分辨出其背后隱藏著民粹主義的身影。民粹主義是變色龍,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改頭換面,卷土重來。當前,民粹主義迎合小市民的眼前利益,罔顧經濟規律和長期發展,披上了“為民請命”的外衣,具有很高的欺騙性。由于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上不滿情緒逐步上升,民眾對于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深惡痛絕,很容易和這些說法產生共鳴。 越過真理一步就是謬誤。 因為缺乏思想交鋒,學風浮躁,對許多理論問題沒有仔細推敲,甚至對許多基本數據未加考證,以訛傳訛,囫圇吞棗,導致一些政策輕率出臺。例如,各省市紛紛提高最低工資線,給公務員和國企員工大幅度增發工資等。結果導致金融市場上流動性嚴重過剩,城鄉居民存款數字節節攀升,通貨膨脹壓力與日俱增,金融結構嚴重失衡。事與愿違,貧富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 為什么在這些問題上很難展開認真的討論?除了學風浮躁之外,民粹主義泛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只要對那些迎合小市民的主張稍加質疑,馬上就砸過來數不盡的板磚,扣上一頂頂帽子:不關心民眾生活,沒有替窮人講話。特別是在網絡上,動輒招來鋪天蓋地的謾罵、污蔑和攻擊,充分體現了民粹主義走向極端之后表現出來的仇富、仇官、仇外、仇知識的特征。 眾所周知,貧富差距惡化是滋生民粹主義的土壤,所以有必要仔細分析近年來貧富差距不斷惡化的原因。人們常用基尼系數度量最富和最窮的群體之間的收入差別。在中國,最富的群體幾乎都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中,而最窮的窮人分散在西部農村。因此,為了縮小貧富差距,就應當千方百計把西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來,幫助他們在制造業和服務業找到工作。可是,在民粹主義的鼓動之下,近年來采取的政策卻是不斷提高最低工資線,這樣做固然可以暫時贏得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歡迎,可是卻堵塞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2億多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這是舉世無雙的偉大成就。只要繼續保持經濟增長勢頭,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會繼續減少,直到接近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狀況。毫無疑問,劉易斯拐點遲早會來。對于這一點似乎沒有什么爭議。不過,在研究經濟政策的時候僅僅知道起點和終點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目前在哪里。如果判斷失誤,有可能犯拔苗助長的錯誤。 對于形勢判斷歷來有左右之分,如果過于樂觀,容易犯“左”傾錯誤;如果過于悲觀,有可能犯右傾錯誤。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左”傾路線。在武裝斗爭時期,在條件不成熟時鼓吹“城市中心暴動”、“全面出擊”,幾乎斷送了革命。在和平建設時期,頭腦發熱,大躍進,大煉鋼鐵,損失慘重,使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有些人寧左勿右。實踐證明,激進未必正確,不能說“左”傾就比右傾更好。鼓吹在農村已經沒有剩余勞動力的人恰恰傷害了農民的利益。如果在農村還存在著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不斷提高最低工資線,表面上迎合了一些小市民的要求而獲得一片贊許,實際上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不利于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和工業化、城鎮化的進展。這樣下去,只會南轅北轍,把基尼系數越拉越大,最終割裂社會,造成巨大的社會隱患。誰說這不是一個事關重大的原則性的分歧? 為了迎合小市民的眼前利益,嘩眾取寵,民粹主義者必須為增加工資制造理由。明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接近或超過了GDP增長率,他們非要說:“GDP一大步,居民收入邁半步。”其實,只要認真地分析數據,他們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有些人說,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逐年降低,居民消費萎縮了,農民工大量進城之后城鄉收入差距反而加大了,等等。他們以為經濟結構出了什么問題,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他們沒有搞清楚數據變化的內涵而做出了錯誤判斷。倘若這些說法真的成立的話,豈不是要檢查一下前段時間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是否出了嚴重的問題? 數據證明,近年來的改革進程基本是健康的。中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和世界各國相比并不低,不僅勞動者報酬逐年得到提高,在GDP中的比重也在逐漸上升。盡管城鄉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卻在逐年縮小,鼓勵農民工進城的方針是正確的。消費并沒有萎縮,等到應對外部金融危機的高投資結束,消費在GDP中的比重自然回歸正常。和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的對外依存度處于合理的區間,并沒有什么嚴重的扭曲。服務業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稅制扭曲而丟掉了部分統計數據。只要啟動稅制改革,增加個人所得稅的比重,就可以得到服務業的比較準確的統計數據。因此,不能武斷地說中國的收入結構存在嚴重的扭曲,更不能說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出了嚴重的問題。 有個寓言故事叫“杯弓蛇影”,說有個人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杯子里有條蛇的影子,驚魂不定,回家就病了。等到朋友來探病方才知道緣由,所謂“蛇影”,實際上是墻上掛的一張弓的倒影,解釋清楚之后這個人立刻大病痊愈。誤讀數據就是這些人酒杯中的蛇影。
鼓吹大幅度增加勞動報酬的人犯了一系列邏輯上的錯誤。 他們沒有弄清楚到底誰是增加工資的主體。是企業還是政府?如果是企業的話,他們用不著叫喊,回家去和企業家談判,要求增加工資。如果企業不給加工資,完全可以把老板炒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換個地方就業,還非要吊死在一棵樹上?顯然,說當前勞動報酬比重逐年下降的人針對的并不是企業而是政府,他們是喊給政府聽的。 叫政府加工資?顯然,政府只能給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員工加工資。請問,目前公務員的報酬待遇和其他人相比是高還是低?最近幾年,報考公務員的隊伍越來越長,本身就說明公務員的報酬和待遇高于其他行業。
叫喊給公務員加工資似乎多此一舉。那些壟斷性國企的工資水平廣為人們所羨慕,也用不著替他們操心。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就是逐步限制和取消壟斷,讓所有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公平競爭。 政府能不能強制民營企業增加工資?夠戧。除非設定最低工資線,否則,真的不知道還能干些什么。根據企業的生產和利潤狀況設定工資水平是企業經營自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倘若政府官員出手強行干預企業的經營,在法律上沒有根據。如果從“道德”上勸說,未必能起作用。如果采用其他非正規手段,在當前情況下無論什么企業都得低頭服從,不過一旦民營企業的利潤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很難阻止這些企業倒閉。政府出手干預企業的工資很可能導致大批工人失業。利少弊多,得不償失。 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遞進式個人所得稅和政府的轉移支付是縮小貧富差距最有力的工具。可是,前些時候人們關注的是如何增加工資,只要一提及稅制改革,朝野兩頭都不感興趣。當前的稅制使得許多官員得益,盡管有幾個官員偶爾抱怨稅制混亂,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拖就拖。老百姓被民粹主義一忽悠,聽見稅改就以為是官家變著法子來搜刮民脂民膏,齊聲喊打。主張稅制改革的學者們喊了很久,未見效果,大多退回書齋去了。迄今為止,中國的稅制體系還帶有嚴重的計劃經濟色彩,稅制改革嚴重落后于經濟發展。若要縮小貧富差距,就必須徹底改革稅制,大幅度削減企業稅負,將削減下來的企業稅收作為工資發給職工,再按照遞進稅制征收個人所得稅。把相當大一部分稅負從企業轉移到個人頭上,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分配效率,提高勞動收入的比重,改善民眾生活。這個稅制改革的思路已經提出來十多年了,雖然在學術界存在相當高的共識,卻遲遲沒有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究其原因,除了學風浮躁、沒有透徹地展開爭論之外,無非是既得利益集團缺乏給自己開刀的勇氣和魄力。 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必須深化改革,堅持走市場化的道路,讓政府逐漸退出生產和交易領域,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那些鼓吹勞動者報酬太低的人多數是出于好心,稀里糊涂地被似是而非的數據所誤導。必須讓更多的民眾了解真實情況,通過公平的辯論制止錯誤潮流繼續泛濫。要特別警惕民粹主義思潮否定市場化改革,鼓吹新的政府干預。絕對不容許改變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開歷史倒車。 在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幫助。衷心地感謝姚洋、周其仁、盧鋒、李玲、許定波、李稻葵、霍德明、茅于軾、張曙光、盛洪、鄭玉歆、湯敏、左小蕾、巴曙松、趙曉、鐘偉等人的支持和幫助。 自從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1994年成立以來,每年夏天我都來到這里客座研究。不知不覺在風雨中走過了十幾年。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沒有偏見,沒有禁忌,每個人都認真做學問,發揮自己的專長,勇于探索。恐怕很難找到比這里更好的學術環境。許多有關經濟改革重大政策的爭論都發生在這里,而爭論雙方的旗手都是朗潤園里的老師。正是爭論促進了對許多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解。非常感謝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休倫學院(Huron
Colleg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給我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大力支持我投入有關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 幾乎所有的作者都真誠地對夫人奉獻上他們的謝意,我對此深有同感。寫書是一項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要集中精力思考,一個字一個字,敲出數百頁來。如果沒有關克勤提供的后勤支持和各方面的幫助,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本書的寫作根本就不可能。 李昕博士已經和我合作完成了三本書。在我帶過的博士生中,她最有效率、最敬業,基本功非常扎實,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高質量地完成交給她的科研任務。本書中大部分數據處理和回歸分析都是她完成的。目前她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只要持之以恒,前途無量。 我和機械工業出版社很有緣分,合作多次,非常愉快。非常欽佩他們的高效率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王磊、顏誠若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寫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重大合作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的資助。 在本書中我直率地談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意在拋磚引玉,難免有許多錯誤的地方,衷心地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教。期待在認真的學術探討中讓我們的認識更接近真理。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