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10家券商IPO絕收 廣州證券17保代僅收1單
      2011-08-15   作者:張欣然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每年300家IPO,A股上市狂歡正酣。主導一場場資本戲法的,是券商投行。
        有人歡喜有人憂。2009年IPO重啟之后的路上,仍有10家具備投行資格的券商顆粒無收。它們分別是華西證券、中山證券、恒泰證券、愛建證券、華西證券、中山證券、首創證券、英大證券、江海證券、華安證券。
        是有心無力,還是隱忍待發?
        資深業內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分析:“那些沒有IPO業務的券商投行,可做財務顧問,或者三板業務。或者公司只能養著保薦代表人,同時籌備承銷業務。”

        5家投行資格券商未完成一單IPO

        IPO重啟以來,交白卷的券商并不占少數。其中,有獲得投行資格近7年的“前輩”,也有才獲投行資格的“后來者”。
        愛建證券、恒泰證券、華西證券、中山證券、首創證券等5家券商已獲投行資格近7年,作為投行界的“前輩”卻未能在IPO重啟后做成一單項目。
        “投行業務相對比較專業,在管理上的要求越來越高。IPO并不難找到,但能不能通過證監會審核就不好說了。”深圳某投行人士認為,投行風險比較大,投入時間長成本高,項目一旦被否將前功盡棄。
        但必須指出,上述券商“前輩”并未徹底放棄IPO,有時只因不夠幸運。比如恒泰證券在IPO重啟以來,曾先后承攬兩單IPO,分別是2009年7月受理的宋城股份及2009年12月受理的廣西豐林木業,不過均被證監會否決。
        一年后,宋城股份轉而銀河證券保薦并闖關上市。此外,首創證券保薦的永高股份,剛剛通過證監會審核,但由于尚未完成發行,沒有錄得收入。
        英大證券、江海證券、華安證券同樣沒有IPO項目入賬。對作為這些剛剛取得投行資格不到一年的“后來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加強投行業務能力建設。
        有業內人士認為,IPO項目多的券商通常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對于闖關IPO的公司來說,自然選擇經驗豐富的券商。
        如此一來,那些沒有多少成功IPO經驗的券商,在保薦上市這條路上越走越窄。

        華西證券投行貢獻率0.42%

        iFinD數據統計,2009年7月IPO重啟以來,共有650家公司上市。承攬這些項目的券商共計66家,承銷保薦費307.39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具有投行業務資格的券商共計74家。在IPO重啟后,從未承攬IPO項目的券商有10家,只承攬一單IPO項目的券商有8家。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從未承攬IPO項目的券商中,華西證券、中山證券、恒泰證券保薦代表人人數最多,分別為10人、8人、7人。
        深圳某投行人士透露,每個投行至少要有4個保薦代表人,才能保住其投行資格。這就產生了一個頭痛的問題:為延續投行資格,需要支付高額的人力成本,而收入——特別是項目承銷費率較高的IPO,卻跟不上。
        “保薦代表人平均每年的基本工資約為72萬,就算保代一個IPO項目都沒有,公司同樣要支付他每年72萬薪酬。”廣州某知情人士表示。照此計算,上述三家券商每年將固定支付保代薪酬分別為720萬元、576萬元、504萬元。
        據證券業協會數據,2010年華西證券、中山證券的投行業務凈收入,分別僅有839萬元、1259萬元。華西證券去年的經紀、自營、資管及投行業務凈收入合計19.95億元,839萬元的投行凈收入占比各項業務凈收入的0.42%,投行的收入貢獻率實在太低。

        廣州證券4個月挖來12名保代

        IPO重啟至今,廣州證券僅保薦承銷珠江啤酒一單IPO項目。2010年,廣州證券投行凈收入,占該公司全部業務凈收入的比例僅在3%左右水平。廣州證券投行業務凈收入2407萬元,而其在2010年8月保薦上市的珠江啤酒項目帶來的收入是2030萬元。可見,若沒有珠江啤酒這單IPO項目,廣州證券投行業務將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
        在只承攬一單IPO項目的券商中,廣州證券保薦代表人數最多,為17名。其中的12名保薦代表人最近4個月才加盟。如果按每人每年72萬元的薪酬來計算,廣州證券投行部門一年的人力成本支出將達1224萬元。
        “保薦代表人從老東家轉到新公司,新公司都會出一筆轉會費,通常在200萬元左右。如果是小券商挖保代,費用會更高一些。”上述人士透露。照此計算,廣州證券需支付12名新成員的轉會費將高達2400萬元。
        可以想象,如果廣州證券不能及時推進IPO,重金挖過來的12名保薦代表人,將成為手里的熱山芋。讓廣州證券汗顏的是,自IPO重啟以來,廣州本地先后有多達14單項目,除了珠江啤酒外,無一為廣州證券承攬。
        東北證券如廣州證券一樣,在沒有IPO項目收入做保證的情況下,今年新增的保薦代表人或成為其“負擔”。東北證券現在也有17名保代,近4個月新增保代5人。
        “東北證券投行業務實力本身不算太強,雖然去年做成了5單IPO,但今年卻一單也沒有,表現實在是不佳。”深圳某投行人士表示。

        華英、世紀證券首破鴨蛋

        窮則思變。在這些IPO項目承攬“弱者”中,也有一些券商隱忍待發。成立于2011年4月的合資券商華英證券就是其一。華英證券在成立后的兩個月便獲得了投行資格,有保代11人。值得一提的是,11名保薦代表人均來自大股東國聯證券。
        IPO重啟后,華英證券唯一成功上市的IPO項目龍力生物,來自國聯證券的岳遠斌和葛娟娟兩名保代。他們在加入華英證券后,項目也自然歸屬于華英。
        除了華英證券,世紀證券也首破IPO鴨蛋。2011年7月5日江蘇通光電子線纜在世紀證券護航下過會。這是世紀證券受理的唯一IPO項目。如果江蘇通光電子能成功掛牌上市,世紀證券將以年輕者身份——獲得投行資格不足兩年,擺脫交白卷的苦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4月券商IPO承銷收入14億 平安瑞銀海通合計占比53% 2011-05-16
      · 券商IPO上市 6年來首破冰 2009-07-27
      · 券商IPO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2008-06-3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日韩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韩国久久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国产91色综合久久 | 思思久久精品视频熟女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