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4日從天津開發區建區了解到,隨著產業升級換代,區內部分傳統生產制造類企業正逐步呈現出被微電子、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企業取代的“騰籠換鳥”趨勢。
芯碩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由美國硅谷留學生博士團隊創辦,投資額為8000萬美元。它是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研發、生產、銷售亞微米至90nm光刻設備的廠家,同時也是唯一承接2項國家重大整機專項的民營企業。由其生產的高分辨率光刻機產品改變了中國此類產品100%依靠進口的現狀。
該公司7月30日正式落戶天津開發區,公司選址位于原食品公司卡夫的老樓內,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
“通過對舊廠房的升級改造,不但可以加快項目投產進度,也能夠節約一筆資金流入到生產運營中。”芯碩公司負責人劉鈞表示。
芯碩的落戶以及舊廠房升級改造工程只是開始,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郎東告訴記者,泰達原有老工業區內部分加工生產類企業往往出于成本考慮,會選擇遷往人力、原材料等成本更具優勢的地區,舊產業的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產業升級是一個契機,可以帶動人才結構、功能配套等要素的全面升級,構筑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高地,保證區域發展的活力和可持續性。”郎東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