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第一章 人民被地產奴役
      2011-07-29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2010年12月初的一天,一位年輕人落落大方地走進了東二環某項目的售樓處。這個出生于1990年的在校大學生,在4份購房合同上瀟灑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4套商鋪,總價超過5 000萬元,全款付清。年輕人持有北京市的身份證。
        聰明如你,已經想到,小伙子是個“富二代”。我跟朋友閑聊時講起這個故事,他說:這算什么,我還知道,有剛剛2歲的孩子,就和父親的名字一起出現在別墅的房產證上。聽到這些,人們流露出的多是羨慕或嫉妒,但我還看到了別的東西,譬如奴役。
        另外一個大學剛畢業兩年的朋友,2010年9月還在四處看樓。戀愛幾年的兩個年輕人,已在考慮結婚的事。而結婚,按照大多數國人的想法,最好是在屬于自己的房子里。他們兩人中的一位可以部分依靠父母,另一方的父母卻無法提供資助。
        以上兩個案例印證了鏈家地產市場研究中心與光大銀行合作發布的一份《北京市二手房貸分析報告》:近幾年,北京購房人的年齡呈逐年下降趨勢,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從2007年的34歲,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27歲。我個人認為,此數據還可以援引到新房市場,并擴展到其他城市。
        報告還引用“國際慣例”說,日本和德國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為42歲,美國52%的首次購房者年齡為31歲。而據英國抵押貸款協會2010年8月公布的調查顯示,過去5年,英國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由33歲上升到37歲。
        兩位曾在美國長期留學回來創業的朋友,在不同的場合向我描述了幾乎相同的路徑:即使是家境富裕的美國人,大學畢業后也是自己租房住,30多歲后在郊區買套房,有條件時賣掉郊區房,搬回城里,退休時把房子賣掉,住到敬老院去。
        富裕程度遠不如英美的中國人,有著完全迥異的住房消費習慣。只要有條件,我們一定要先買房。正如上面兩位“海歸”朋友所說,在美國或英國買房的中國人,平均年齡一定低于其他國家的人。中國人講“安土重遷”,表面上是說守著那塊土地不愿走,但真正的意思是守著土地上的房子,沒房子,你守著塊空地做什么?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有房才覺得安全,不管是生于斯長于斯,還是到了英倫三島或新大陸,都是如此。這是一種集體無意識,或者說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你即使不能表示尊重,至少不能嘲笑,不能鄙視。
        非得擁有住房的傳統習慣,能不能改變?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原副司長束克欣曾經說,不一定非得買房,可以租房嘛。任志強和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等也提出過相似觀點。他們的待遇相同:被網友罵得體無完膚。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但不能說出來。挑戰一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就跟堂?吉訶德挑戰風車一樣,挨罵是小事,跟你決斗都是可能的。
        所謂文化傳統,至多構成一種心理預期,付諸行動得有支付能力。按照上面那個報告的說法,申請首套房貸的人平均年齡是27歲,以目前的總房價,我相信絕大多數年輕人自己沒有支付首付的能力。他們需要父母資助,俗稱“啃老”。
        做父母的都差不多,兒女結婚、買房,父母都愿意傾囊而予。這些年,普通人家的孩子,30歲以前買房,首付多是父母資助,這是普遍現象。少數人在大學時就創業淘到了第一桶金,或者就業到了壟斷企業而且升得又快,自己有能力買房,是特例。
        沒有能力卻非要買房,還把父母的養老錢也給支取了,做兒女的忍心嗎?答曰:是現實逼迫的。當然這是指房價一直上漲的現實。一位看過上述報告結論的朋友就跟我說,27歲買不起房,37歲就更買不起。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收入會增長,而是更相信自己的收入永遠也漲不過房價。所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買房,哪怕是榨干父母所有的積蓄。
        2010年國慶假期以后,也就是第二波調控以后,上海有兩位朋友還是要買房,來問我的意見。我勸他們觀望兩三個月,政府不是又加重調控了嗎,難道你不相信政府能管得住房價?其中一位說:我倒是愿意相信,但市場不相信啊。10月7日上海公布的實施細則跟北京4月30日公布的差不多,但8月以后北京不是同樣又出現瘋搶潮了?我本來還想說房產稅什么的話,但被噎回去了。
        我能夠想象得到,從此以后,和我們一樣,他們兩對年輕人,勤勤懇懇、戰戰兢兢地工作,只為了按時還那份月供。這是一種被奴役的狀態,做房子的奴仆,也有一種白癡似的自我滿足的快樂。
        但是,且慢,如果說普通家庭及其子女提前貸款買房,做房奴,是不得不處于一種被房子奴役的狀態,那么,“富二代”及其父輩全款買房,如此自由如此輕松,我為何也說在他們那里看到了奴役呢?
        富人們,買了一套又一套房,因為他們有那么多錢,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花。股票會讓資產縮水一半,藝術品市場到處是贗品自己又不懂,黃金最多買個十幾公斤。還是買房好,儲錢多,縮水一半、成為贗品的概率很低,增值的概率卻比較高。結果,這些房子就像歐仁?尤奈斯庫話劇《椅子》里的椅子,將他們給堆在了里面。
        “富二代”買了多套房子,或者像開頭那位年輕人那樣買了4套商鋪,他們知道,今生無需做任何事情,也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云游世界。他們中的一部分,會接過父親的產業,將它發揚光大或者任其在手里敗落;另一部分,卻會選擇被房子豢養的生活方式,就像中世紀仰仗貴族婦女生活的騎士。這就是一種奴役狀態。
        還有一些人群,曾經自稱為人民的公仆,其實是權力的奴仆。而權力,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淪為物質和金錢的裝飾品,所以,權力的奴仆也就成了物質和金錢的奴仆。不過,他們似乎都很樂意這么做。在房地產高歌猛進的時代,物質和金錢往往是房地產的一般等價物,于是,他們都成了房地產的奴仆。房子和房地產,我簡稱為地產(別跟我較真,習慣了就好)。
        結論是: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官還是商,都被地產奴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