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摩根大通和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的合資證券公司——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創摩根”)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并將于7月初在北京正式開業。業內人士認為,一創摩根的成立表明,摩根大通搭建中國內地業務平臺已邁出關鍵一步。 去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批準組建一創摩根,其中第一創業持股66.7%,摩根大通持股33.3%。該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從事國內股票與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業務。 除了一創摩根,今年5月30日,國聯證券與蘇格蘭皇家銀行有限公司(RBS)的合資證券公司華英證券正式開業;6月2日花旗銀行與東方證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東方花旗證券;6月10日摩根士丹利與華鑫證券的合資證券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在上海浦東宣布開業。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板的推出預期正熱,一方面,中資券商寄望于合資后能夠借其品牌優勢擴大市場;另一方面,外資投行也希望在高收益的中國資本市場中分一杯羹。 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數據統計,自1995年摩根士丹利與建設銀行合資成立第一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至今,已有十多家外資投行與國內券商聯姻,目前已經成立并且運營的合資券商公司達到8家(其中1家倒閉)。“在過去的5年內,花旗集團已幫助中國企業從國際資本市場募集到400多億美元,包括去年參與主導的9例中國企業的境外IPO項目。”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從已成立的合資券商公司2010年證券承銷業務看(除去中金未披露),瑞銀證券、瑞信方正、中德證券分別以4.36億元、2.58億元、1.91億元承銷業務收入居合資券商承銷收入前三位,但這與中信29.03億元、中銀國際9.58億元等國內大型券商的證券承銷收入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