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農業銀行A股將正式計入多個指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農行計入指數短期之內對指數上漲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估計主要會對上證指數產生較大影響,而對其他指數影響不明顯。
影響
農行占滬指權重4.48%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農行計入指數后,國內一些指數類的基金會增加對農行A股的配置,這些資金配置短期之內將對農行股價產生利好影響。而東吳證券估計配置資金在15億元左右,這些資金將帶動銀行股產生一定的脈沖性機會,有利于指數上漲。
此外,農行目前的PE值只有14倍左右,其上市后會降低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水平,從而提升這些指數的配置價值,也有利于指數上行。 但分析師也提醒,農行計入指數只是一次指數調整帶來的短期機會,對指數上漲的有利程度相當有限。湘財證券策略研究員李瑩就表示,農行目前估值合理,并無短期的利好因素刺激,因此在計入指數后股價不會出現大漲,更難以帶動大盤出現大漲。 農行A股占上證指數(或稱滬指)的權重預計約4.48%,占滬深300指數約0.62%,占上證50指數約0.41%,占上證180指數約0.37%,因此料對上證指數影響較大。業內人士估算,農行每漲跌1%,將影響大盤1.48點。此外,在新華富時A50指數中,農行A股也占了約1.78%的權重。 據統計,投資于上述指數的A股指數基金多達44只,資產凈值總額達473.9億元,按照權重計算,農行A股進入指數以后,指數型基金將會對其產生近15億元的配置需求。
二級市場
A+H股均出現“掃貨”
2006年中國國航上市時,經歷9個交易日的“保發大戰”后,股價開始持續上揚。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農行上市的時機和走勢都和當年的國航相似,是否能成為第二個國航引人關注。 7月15日,農行A股上市后,初期走勢極度疲軟,16日和19日頻頻沖擊2.68元的發行價,直到21日仍未能擺脫盤局,每日都在兩、三分錢的范圍內振蕩。但7月22日出現轉機,在近30億元資金涌入后,一舉突破上市首日高點,而本周一繼續大漲2.93%,據統計,有超過50億元的資金進場掃貨。初露“國航第二”的苗頭。昨日農行A股上漲2.16%,報收2.84元。 而在H股市場,農行同樣出現“掃貨”狀況,并在本周二再創新高,盤中一度觸及3.6港元,收盤報3.51港元,已較發行價上升9.7%。昨日報收3.58港元,再較前日上漲1.99%。 統計資料顯示,農行H股掛牌當日即7月16日,美國資本集團旗下資本研究和管理公司斥資126.56億港元入股,上市保薦人之一的摩根大通也以均價3.28港元買入約48.25億股,涉資158億港元。7月19日,農行承銷商之一的摩根士丹利以均價3.217港元增持約1.05億股,持股比例由15.28%升至16.31%。掃貨的還有麥格理銀行,其動用126億港元購入38.46億股。 香港金融業內人士表示,農行即將加入成份股,不少指數基金不斷大手買入是近期H股受追捧的重要原因。同時,由于農行屢屢受各種資金護盤,近期破發可能性不大,市場信心倍增。相對于其他幾家國有銀行,認購農行的散戶較少,反而對機構形成了更大吸引力。
[相關新聞]
光大銀行初定8月18日上市
新快報訊接近光大銀行的投行人士7月28日透露,光大銀行已經初步定于8月18日上市。 消息人士稱,光大銀行可能于周五發布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說明書,并于下周啟動IPO巡回推介。該行可能通過此次IPO籌集不超過人民幣200億元(合29億美元)資金。 據悉,光大銀行上周曾表示,將發行不超過61億股以人民幣計價的A股股票,隨后將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若行使超額配售權,其A股發行規模將達到70億股。原計劃于2008年上市,但因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而暫時擱置了上市計劃。
|